[实用新型]一种非线性混沌信号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5037.6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4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栋梁;王新彦;刘杰;冯秀丽;赵扬;王树峰;袁德才;赵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冷锦超;吴立 |
地址: | 10003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线性 混沌 信号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线性混沌信号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混沌是非线性方程描述的确定系统所产生的貌似随机的、介于周期振荡与噪声之间的一种复杂振荡,是非线性动力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混沌系统由于内在非线性机制造成的对初始值的敏感依赖性,只要初始条件稍有误差,在混沌系统中就会逐步非线性的放大、积累,一切初始条件的信息将损失殆尽,系统所得的结果完全不能预测,因此,混沌的长期行为表现为不可预测性;由于混沌信号的初值敏感性和广谱性,它在保密通信、图像压缩、弱信号检测、高灵敏度传感器等通信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研究并开发混沌信号发生装置对混沌理论推向实际应用至关重要;常用的非线性混沌信号发生装置,主要是由LC振荡电路、RC移相电路组成;由于LC振荡电路持续振荡会产生正弦波信号,因此电路稳定性较差,装置可靠性低;因此,一种稳定性较高的混沌信号发生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稳定性较高的非线性混沌信号发生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非线性混沌信号发送装置,包括:正弦信号振荡电路和移相电路,所述正弦信号振荡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所述移相电路包括可变电阻RP1;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并接电阻R1的一端后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3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和可变电阻RP1的一端后与整个装置的第一输出端CH1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4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后与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所述可变电阻RP1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3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5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3的同相输入端和电阻R6的一端后与整个装置的第二输出端CH2相连,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并接电阻R7的一端后与电阻R8的一端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5的另一端后与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3的反相输入端并接电阻R9的一端后与电阻R10的一端相连,电阻R10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6的另一端后与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和电阻R9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型号为OP07;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型号为LF353;所述运算放大器U3的型号为LF35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非线性混沌信号发送装置,包括:正弦信号振荡电路和移相电路,正弦信号振荡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移相电路包括可变电阻RP1;整个装置先通过正弦信号振荡电路产生持续的振荡,并将直流信号变为稳定不失真的正弦信号输出,再通过移相电路将正弦信号移相后输出分岔后的混沌信号,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图中,1为正弦信号振荡电路,2为移相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非线性混沌信号发送装置,包括:正弦信号振荡电路1和移相电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弦信号振荡电路1包括运算放大器U1,所述移相电路2包括可变电阻RP1;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并接电阻R1的一端后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3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和可变电阻RP1的一端后与整个装置的第一输出端CH1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4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后与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相连;
所述可变电阻RP1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3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5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3的同相输入端和电阻R6的一端后与整个装置的第二输出端CH2相连,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并接电阻R7的一端后与电阻R8的一端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5的另一端后与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相连,运算放大器U3的反相输入端并接电阻R9的一端后与电阻R10的一端相连,电阻R10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6的另一端后与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和电阻R9的另一端均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5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