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串联耦合型潮流控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24736.9 | 申请日: | 2014-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0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周亚娟;赵刚;段全新;宋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串联 耦合 潮流 控制器 | ||
1.一种分布式串联耦合型潮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舱、耦合变压器舱、取能电流互感器、IGBT组件、控制盒和耦合变压器;所述控制舱和耦合变压器舱为一体式阶梯结构,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且可开启与闭合,所述取能电流互感器、IGBT组件和控制盒安装在所述控制舱内,所述耦合变压器安装在所述耦合变压器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串联耦合型潮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变压器通过绝缘支撑件安装在耦合变压器舱的下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串联耦合型潮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能电流互感器通过绝缘支座固定在控制舱的下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串联耦合型潮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IGBT组件包括金属氧化物限压器、接触器、晶闸管、第一晶闸管铜排、第二晶闸管铜排、第三晶闸管铜排、电容压板、吸收电容、吸收电阻和安装板;所述金属氧化物限压器、接触器和晶闸管通过第一晶闸管铜排、第二晶闸管铜排以及第三晶闸管铜排并联固定,并通过组合螺钉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吸收电阻和吸收电容并联在所述晶闸管两端,经所述电容压板固定后,通过组合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通过组合螺栓固定在控制舱的下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串联耦合型潮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安装在控制舱的下壳体上,其内部设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晶闸管驱动电路和接触器驱动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串联耦合型潮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为单匝输电导线,二次侧并联金属氧化物限压器、接触器和晶闸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串联耦合型潮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根据输电导线的参数和单台分布式串联耦合型潮流控制器的补偿容量确定耦合变压器的参数和材料;输电导线的参数包括电压等级、导线型号、额定输送容量和过载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分布式串联耦合型潮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变压器的铁芯为圆筒状,其包括第一铁芯块和第二铁芯块,输电导线置于第一铁芯块和第二铁芯块中间,作为耦合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且第一铁芯块和第二铁芯块紧密卡合使磁路闭合;所述第一铁芯块和第二铁芯块采用环形非晶合金材质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布式串联耦合型潮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能电流互感器的铁芯包括第三铁芯块和第四铁芯块,输电导线置于第三铁芯块和第四铁芯块中间,作为取能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铁芯上绕制的漆包线作为取能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电源电路并接在二次绕组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串联耦合型潮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夹紧压板和线路夹紧座固定在输电导线上,且其两端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采用橡胶材质,其内侧设有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47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离并网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入户的高可靠性直流配电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