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结构的新增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4095.7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2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印宏伟;马松;朱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5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结构 新增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增梁结构,具体是涉及一种植筋不足混凝土结构的新增梁结构。
背景技术
在改造施工中,新增混凝土构件与原结构的连接通常是采用钢筋植筋,为了保证植筋的质量,必须保证植筋的埋置深度,但由于现场条件所限,比如原结构梁宽度太窄,原剪力墙厚度太小,原混凝土柱断面太小,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厚度无法满足钢筋的植筋深度,无法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结构的新增梁结构,能够使锚固板与新增钢筋一起受力,从而满足新增梁结构的受力要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结构的新增梁结构,所述混凝土结构上设置有相背的第一植筋面和第二植筋面,所述第一植筋面和第二植筋面贯通设置有植筋孔,所述新增梁结构包括新增钢筋、锚固板以及新增混凝土层,所述锚固板通过环氧树脂胶体层黏贴于所述第一植筋面和/或第二植筋面上,所述新增钢筋穿置于所述植筋孔中并与所述锚固板塞焊连接,所述新增混凝土层设置于所述植筋孔之外的新增钢筋的外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植筋面和第二植筋面贯通设置有多个植筋孔,所述新增梁结构包括与所述植筋孔对应设置的多根新增钢筋和多块锚固板,所述多块锚固板为分体结构或一体结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新增钢筋穿过原混凝土结构,完成定位后,将锚固板开孔,与新增钢筋塞焊连接并与原混凝土结构粘结在一起,使锚固板与新增钢筋一起受力,从而解决了混凝土植筋深度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混凝土结构的新增梁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混凝土结构的新增梁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混凝土结构的新增梁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混凝土结构的新增梁结构的侧视图。
其中,1、混凝土结构;11、第一植筋面;12、第二植筋面;13、植筋孔;21、新增钢筋;22、锚固板;23、新增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如其中的图例所示,一种混凝土结构的新增梁结构,上述混凝土结构1上设置有相背的第一植筋面11和第二植筋面12,第一植筋面11和第二植筋面12贯通设置有植筋孔13,上述新增梁结构包括新增钢筋21、锚固板22以及新增混凝土层23,锚固板22通过环氧树脂胶体层(图中未视出)黏贴于所述第一植筋面11上,新增钢筋21穿置于植筋孔13中并与锚固板22塞焊连接,新增混凝土层23设置于植筋孔13之外的新增钢筋21的外侧。
第一植筋面11和第二植筋面12贯通设置有多个植筋孔13,上述新增梁结构包括与植筋孔13对应设置的多根新增钢筋21和多块锚固板22,本实施例中新增钢筋21不密集,因此,多块锚固板22为分体结构,每块锚固板22应保证一定的尺寸,以确保第一植筋面11不会被局部受压破坏。
下面介绍混凝土结构的新增梁结构的加固操作过程:
1.在混凝土结构上钻植筋孔13;
2.将新增钢筋21穿过植筋孔13并临时固定;
3.经锚固板22预先铰刀开孔,并能使新增钢筋21自由穿过;
4.新增钢筋21与锚固板22塞焊,保证焊缝质量;
5.锚固板22与第一植筋面之间的缝隙用环氧树脂胶水灌实,形成环氧树脂胶体层;
6.对植筋孔13外的新增钢筋21的外侧浇注混凝土,形成新增混凝土层23。
实施例二
参见图3和图4,如其中的图例所示,其余与所述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新增钢筋21密集分布,因此,多块锚固板22为一体结构。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40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快速地下室顶板加固支撑系统
- 下一篇:建筑工地用的防护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