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辅助呼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4001.6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3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鲍广喜;汪金宝;鲍广英;周鸣争;汪军;强俊;汪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18/00 | 分类号: | A62B18/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呼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员安全保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特殊环境下应用的辅助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化大环境下,许多特殊作业环境(如电镀、喷漆、塑胶注塑等)下的工人被迫呼吸着有毒、有害或高粉尘度的气体,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工作,严重威胁到一线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会给工人身体及其家庭带来严重伤害。现有技术中采取的通风及辅助呼吸的装置使用不便,且效果不好,不能有效的解决员工舒适便捷的呼吸新鲜空气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设置分布与整个特殊作业车间的辅助呼吸装置,使用方便,可有效保障一线工人呼吸到新鲜空气,提高工作效率,减小了特殊作业环境对人体的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辅助呼吸装置,包括与车间外部连通的主供气管道,在所述主供气管道的进气端处设有增氧机,在所述主供气管道上设有多个布置于各操作工位处的分支管道,吸气罩通过连接管连接至所述分支管道,在所述主供气管道与所述分支管道各节点处均设有空气循环泵。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在所述空气循环泵包括设于管道内的扇叶,在所述扇叶周围的主供气管道及分支管道内设有可沿空气流入方向单向打开的单向风门。
所述吸气罩包括罩于鼻口上具有弧形凹腔的面罩,及设于所述面罩上便于佩戴固定的束紧带。
所述面罩上设有分别连通凹腔的进气端口及出气端口,所述连接管连接至所述进气端口。
所述进气端口及出气端口内均设有单向打开的单向风门,设于所述进气端口内的单向风门沿进气方向向内打开进入新鲜空气,设于所述出气端口内的单向风门沿出气方向向外打开排出呼出废气。
所述主供气管道进气端的端部设有空气过滤器。
所述主供气管道进气端外部罩有遮雨罩。
所述连接管为软质可弯曲耐压管。
本实用新型辅助呼吸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外部清新空气经由增氧机增氧加湿后进入主供气管道,在空气循环泵的带动下通过主供气管道及各分支管道快速流通至各个终端吸气罩内,在各个操作岗位工人将终端吸气罩扣于口鼻处,即可实时呼吸到含氧量及温湿度适中的新鲜空气。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调控增氧机来调整所供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及温湿度的高低,使得工人呼吸舒适。空气循环泵及吸气罩上单向风口的设置可使得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分开,空气过滤器及遮雨罩的使用,进一步保证吸入气体的干净卫生。将本辅助呼吸装置安装于有毒、有害、高粉尘等特殊作业环境下,可有效保障一线工人呼吸到新鲜空气,提高工作效率,减小了特殊作业环境对人体的伤害,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辅助呼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空气循环泵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吸气罩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吸气罩侧面视图。
图中标记为:1、遮雨罩,2、空气过滤器,3、增氧机,4、主供气管道,5、分支管道,6、空气循环泵,61、扇叶,7、连接管,8、吸气罩,81、面罩,82、束紧带,83、进气端口,84、出气端口,9、工人,10、工作台,11、单向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辅助呼吸装置,主要用于特殊作业环境下辅助工人呼吸新鲜空气。该辅助呼吸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由增氧机3、空气循环泵6、供气管道和终端吸气罩8构成。其中供气管道包括与车间外部连通的主供气管道4,在主供气管道4上设有多个布置于各操作工位处的分支管道5,吸气罩8通过连接管7连接至分支管道5上。增氧机3设在主供气管道4的进气端处,在主供气管道4与分支管道5各节点处均设有空气循环泵6。室外清新空气进入主供气管道4,通过增氧机3吸入新鲜空气并提高氧含量,制成的高含氧清新空气由空气循环泵6抽至供气管道中,经分支管道5供至末端的吸气罩8内,工人将吸气罩8面罩81扣于口鼻部位即可呼吸到新鲜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4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