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水电缆沟盖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23049.5 | 申请日: | 2014-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3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白洪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9/02 | 分类号: | H02G9/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发军 |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电 盖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沟盖板,具体涉及一种隔水电缆沟盖板。
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沟盖板广泛应用于变供电站、社会街道及生活小区,用于覆盖的电缆沟槽,但目前盖板上没有排水装置,雨水天气时,因盖板排水不及时,造成雨水或其他积水渗漏到电缆沟槽内,给电缆安全运行带来隐患,给日常检修维护带来不便。另外,在电缆沟的缝隙处,雨水可能顺着缝隙流入电缆沟,使得电缆沟内过于潮湿,有可能造成短路现象发生。
CN203522099U公开了一种防潮防振的电缆沟盖板,能防止雨水流进电缆沟造成危险。所述防潮防振的电缆沟盖板包括盖板体,盖板体与电缆沟接触的地方设有缓冲层,盖板体两端面为斜面。该实用新型在盖板体与电缆沟接触的地方设有缓冲层,通过缓冲层受压时的伸缩可以减缓盖板体的振动,减少噪音。但是由于整个盖板体的重量都由缓冲层来承受,当盖板体受到较大的力时,缓冲层若变形过度,就会导致盖板体两侧出现缝隙,若有积水,就会顺着缝隙流入电缆沟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CN203151050U公开了一种电缆沟盖板,其由两个封堵墙体支撑固定,电缆沟盖板包括盖板本体、设置在盖板本体中部的排风机以及安装在电缆沟内部的湿度感应器,盖板本体上且位于排风机两侧形成有多个回形孔,湿度感应器通过感应电缆沟内部的湿度来控制所述排风机的启闭。该实用新型通过加装排风机和湿度感应器,并在盖板本体上形成有多个回形孔,通过湿度感应器感应电缆沟内部的湿度来控制排风机的启闭,达到降低湿度的作用。但是该实用新型沟盖板的盖板本体上既设置排风机,又设置多个回形孔,使整个盖板本体几乎出于中空状态,受力强度减小,而且排风机对应的盖板本体部位很脆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实用,能够防止积水及雨水流入电缆沟的隔水电缆沟盖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水电缆沟盖板,包括盖板体,所述盖板体的上端面为弧面,所述上端面设置圆滑突起,所述上端面设置疏水层,所述盖板体的下端面设置缓冲层,所述盖板体的周边设置密封带。
所述缓冲层的底面设置湿度感应器、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湿度感应器和控制器通过电源与排风机连接。
所述盖板体外表面内嵌报警灯,所述报警灯通过电源依次与湿度感应器、控制器连接。
所述盖板体的上表面设置2~4个手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隔水电缆沟盖板,盖板体的上端面为弧面,通过在盖板体的外表面设置疏水层,下端面设置缓冲层及在盖板体的周边设置密封带,可有效实现盖板体的密封和疏水,防止盖板表面积水;此外,当盖板体受力较大时,通过缓冲层的缓冲,可实现盖板体的防震作用。
此外,在盖板体内设置湿度感应器、排风机、和电源,当湿度超过设定值Ⅰ,排风机与电源连接,排风机工作,将湿气除去;但是当湿度较大时,排风机的作用又有限,此时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存在潜在危险,因此在盖板体外表面内嵌报警灯,当湿度超过设定值Ⅱ时,电源与报警灯连接,报警灯闪烁,发出报警信号,便于路人看到,一般在盖板体的外表面均刻有当地维修部门的电话,可以供路人及时向维修部门反映情况,得到及时维护,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盖板体的密封性好,可有效避免盖板体表面积水,安全可靠,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A-A剖视图;
其中,1-盖板体,2-突起,3-疏水层,4-缓冲层,5-密封带,6-湿度感应器,61-控制器,7-排风机,8-报警灯,9-手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隔水电缆沟盖板,包括盖板体1,所述盖板体1的上端面为弧面,所述上端面设置圆滑突起2,所述上端面设置疏水层3,所述盖板体1的下端面设置缓冲层4,所述盖板体1的周边设置密封带5。通过以上结构的结合,可有效实现盖板体1的密封和疏水,防止盖板表面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30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