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用负极片以及带该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21599.3 | 申请日: | 2014-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7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王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捷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385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负极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片以及带该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和消费国,年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总产量和消费量的比重均超过90%。经过几年时间市场使用,目前市场对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新能源汽车未来逐渐替代传统汽油车已成为各国发展汽车产业的共识,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混合动力汽车是目前最佳的过渡产品,但纯电动动力汽车是未来发展方向,核心技术在电池技术上的突破,该专利技术主要针对一种用于动力聚合物锂电池成型折边设计。
参见图1、2所示,传统负极片尾部设计都是正反两面敷料对齐结构。由于正反两面敷料对齐结构设计对涂布工序精度要求极高,极片尾部在涂布操作时涂布机器间隙靠气缸推动极片间隙导致跳动不稳,以及涂布待用浆料搁置时的粘度变化、沉降,浆料的流动性变差等因素,造成负极片尾部堆料厚度不均匀,轧膜过程中极片在过辊缝时极易掉粉厚度不均匀辊缝间隙又一致的情况下,不均匀超厚的部分极片过压脱落极片露金属箔体影响锂离子嵌入导致极片报废,脱落的料粘在设备辊上影响下一片极片的质量必须立即清洁严重消耗人力,改善双面涂布的负极片极片尾部掉粉是突破的技术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片以及带该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应用该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片,包括:
金属箔片,在所述金属箔片的顶面以及背面分别涂覆有负极材料层,
所述顶面的负极材料层的涂布长度与所述背面的负极材料层的涂布长度相差至少5毫米。
可选地,所述顶面的负极材料层与所述背面的负极材料层在头部相同,所述涂布长度在尾部相差至少5毫米。
可选地,所述顶面的负极材料层与所述背面的负极材料层在头部相同,所述涂布长度在尾部相差至少10毫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之任一所述的负极片。
由上可见,将本实施例的负极片的尾部的涂布长度存在一定的错位,即使在涂布过程中容易在尾部形成涂布材料堆积冗余而导致尾部涂布厚度存在误差,而由于本实施例在极片的尾部设计了涂布长度错位,能够避免涂布正反两面敷料对齐而导致涂布材料堆堆积,双面堆积误差积累而导致在极片的尾部厚度误差容易超过允许的误差范围,进而导致负极片在辊压过程中在负极片的尾部受压多大而导致尾部负极材料层散落掉粉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负极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负极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负极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负极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301:金属箔片;302:第一涂布层;303:第二涂布层;304: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图3、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片主要包括金属箔片301、以及分别涂布在金属箔片301的顶面以及背面的负极材料层,将涂布在金属箔片301正面的负极材料层记为第一涂布层302,将涂布在金属箔片301背面的负极材料层记为第二涂布层30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涂布层302、第二涂布层303的在金属箔片301上宽度一般相同,其长度在本实施例中的差值L至少为5毫米(包括5毫米,譬如可以将其设置为相差10毫米)。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本实施例的负极片的第一涂布层302、第二涂布层303在技术箔片的头部(用于焊接极耳304的端部)基本相平,使其在金属箔片301的尾部的差值L至少为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捷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捷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15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纠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的下底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