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钻土功能的土壤水分采集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21313.1 | 申请日: | 2014-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9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 发明(设计)人: | 辛玉琛;刘波;邹文安;常义;徐加林;陆占军;范长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墒情监测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08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功能 土壤 水分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有钻土功能的土壤水分采集仪,是对现市场土壤水分采集仪外形结构的改进,属于土壤水分采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土壤水分监测分人工法和仪器法两大类。人工法精度高,但费时、费力;仪器法省时、省力,但技术尚不完善。仪器法分插针式和插管式。以往的所有插管式土壤水分采集仪外壳形状都是子弹形(参见图1所示)。这种外形的仪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有配套的土钻才能开展监测工作,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或不同干湿程度的土壤,既使用同一个土钻,钻出的钻孔也会存在很大差异,无法保证仪器和钻孔很好地耦合,经常出现过松或过紧的现象。过松,仪器外壳与钻孔壁(土壤)之间产生空气夹层,会造成监测精度明显下降;过紧,插入或技出仪器时都十分困难,往往需要2~3人一起用力往下压或往上拔才行,有时还会损坏仪器。所以监测精度低、费时、费力、需要多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严重影响了该仪器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钻土功能的土壤水分采集仪,很好地解决了仪器与钻孔的耦合问题,并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监测精度,而且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钻土功能的土壤水分采集仪,其特征在于:
采集仪本体为空腔的管状结构,其前端设有环刀,环刀的刃口为锯齿形状;采集仪本体的后端安装有加力手柄及密封盖。
所述的一种带有钻土功能的土壤水分采集仪,其特征在于:
采集仪本体为PVC材料制成,其外表面设有深度刻度,实现监测土层的准确定位。仪器核心组件安装在采集仪本体内腔里,使该仪器除了能正常监测土壤水分外,还具有钻土的功能。
使用时,利用配套的土钻,先对监测地块进行钻孔,钻出的孔径一定比采集仪本体外壳直径略小(一般小1~2mm),然后将该实用新型前端垂直于水平面立在钻孔上,利用加力手柄边施压,边旋转,让环刀刃口切削钻孔壁的土壤,使仪器进入土中,同时观察刻度尺,使仪器进入到目的层,停止施压,即可监测目的层的土壤水分含量。
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在于:
利用环刀刃口的切削作用和加力手柄的加力作用,切削掉钻孔壁的一部分多余土壤(切掉的多余土壤会直接掉到钻孔的底部),使钻孔壁变得十分光滑,让仪器轻松进入土壤又使仪器外壁与土壤紧密结合,不仅提高监测精度,又使监测工作省时、省力、省人,监测的土壤目的层准确,携带方便,不毁坏庄稼。广泛应用于抗旱减灾、旱情监测、水土保持研究、水文实验研究、水资源调查、农业等技术领域。其它技术领域只要在土深50cm内采集土壤含水量均可使用此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土壤水分采集仪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中:1.刃口;2.环刀;3.加力手柄;4.密封盖;5.深度标尺;6.采集仪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钻土功能的土壤水分采集仪,其结构如下:采集仪本体6为空腔的管状结构,为PVC材料制成,其外表面设有深度标尺5,采集仪本体6的前端设有环刀2,环刀2的刃口1为锯齿形状,以不锈钢为主要材料;采集仪本体6的后端安装有加力手柄3及密封盖4。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在监测地块选择好监测位置,利用与本实用新型配套的土钻先在监测位置进行钻孔,钻出的孔径一定比采集仪本体6外壳直径略小(一般小1~2mm),然后将该实用新型前端垂直于水平面立在钻孔上,利用加力手柄3边施压,边旋转,使环刀2的刃口1切削钻孔壁的土壤,让本实用新型慢慢进入钻孔中,同时观察深度标尺5,使仪器进入到目的层,停止施压,即可监测目的层的土壤水分含量。实践证明效果非常理想,深受用户欢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墒情监测中心,未经吉林省墒情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13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