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旁站电力线山坡轨基机器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0616.1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0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施国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玉燕 |
主分类号: | H02S10/40 | 分类号: | H02S10/40;H02S2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线 山坡 机器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旁站电力线山坡轨基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2013208935107,披露了一种农地轨基可移动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电池板、安装有两排轮组总成的底盘、太阳光跟踪装置、计算机自动控制装置、通讯模块、监控器、与田轨一起布置的电杆和旁站电力线,以及将光伏电池板或者逆变器的输出界面与旁站电力线电气连接的可移动电气连接界面;轮组总成包括含有一个以上滚轮的轮组、轮组驱动装置和轮组转向控制装置……
但其跟踪太阳光需要专用的太阳光照射角跟踪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旁站电力线山坡轨基机器人系统。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方法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制造一个旁站电力线山坡轨基机器人系统,包括底盘、计算机自动控制装置、通讯模块和监控器,其特征是含有设置于底盘上的基架、布置于基架上的光伏电池部件、山坡轨基机器人连接界面、与旁站电力线电气连接的电气连接界面和设置于底盘上并与山坡上一组两个连续曲线上、下平面移动界面分别连接的上、下轮组总成;底盘上安装有基架的倾角调节装置;倾角调节装置与其载荷基架之间设置一个转动副结构;至少一个倾角调节装置载荷基架之间采用平面副机构连接。
还可以令所述上、下轮组总成分别包括轮组和轮组驱动装置,所述轮组总成、基架、光伏电池部件、与旁站电力线的电气连接界面、通讯模块和监控器通过各自接口电路与主控计算机信号连接,使所述轮组总成和所述山坡轨基机器人的状态根据主控计算机的相关指令变化而变化。
还可以令所述连续曲线上、下平面移动界面一个高、一个低就山坡坡面修建;一座山坡可以从上到下布置多组连续曲线上、下平面移动界面。一组连续曲线上、下平面移动界面可以运行多个旁站电力线山坡轨基机器人系统。
还可以令所述连续曲线上、下平面移动界面曲线为等曲率半径圆弧;所述连续曲线上、下平面移动界面的整体水平倾角接近于零。
还可以令所述轮组总成包括轨上轮组、对称布置于轨道两侧的一副两个轨侧轮组、对称布置于轨道两侧的路面轮组和轮组驱动装置。
还可以令所述光伏电池部件的最高处高出其最低处1米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可以在所述旁站电力线山坡轨基机器人系统的山坡轨基机器人连接界面上连接各种山坡轨基机器人作业模块,实施各种宽幅宽跨距作业,包括实施耕地播种浇灌施肥采摘挖掘收割作业和实施土木工程改造山坡建筑田坝平整土地增加农地产出。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个旁站电力线山坡轨基机器人系统与山坡的上、下平面移动界面连接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个旁站电力线山坡轨基机器人系统与山坡的上、下平面移动界面连接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个轮组总成与山坡的上、下平面移动界面连接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个旁站电力线山坡轨基机器人系统与基础桩连接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山坡;2.田坝;3.上平面移动界面;4.下平面移动界面;5.基础桩;6.底盘;7.轮组总成;8.基架;9.光伏电池部件;10.轨道;11.路面;12.轨上轮组;13.轨侧轮组;14.路面轮组;15.倾角调节装置;16.转动副结构;17.平面副机构;18.机器人连接界面;19.机械臂;20.机器人;21.旁站电力线;22.与旁站电力线的电气连接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包括图1至图4。
实施例1中,山坡1修建田坝2以使山坡1及整个旁站电力线山坡轨基机器人系统对山洪冲刷不敏感。所述田坝构成一个360度圆周角的封闭曲线。
实施例1中,以山坡1的迎太阳光侧包括北半球的山坡南侧为重点设置三组圆周角范围约为210度、每组两个连续的上、下平面移动界面3、4,包括旁站电力线21。上、下平面移动界面3、4一个高、一个低就山坡1坡面修建。上、下平面移动界面3、4可以采用基础桩5与地面连接。在上、下平面移动界面3、4上运行旁站电力线山坡轨基机器人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玉燕,未经邱玉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06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