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毛细管仿生结构的微藻固定化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0600.0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5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沈英;范志翔;赵云;徐新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4;C12M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毛细管 仿生 结构 固定 培养 装置 | ||
1.一种基于毛细管仿生结构的微藻固定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培养室,所述密闭培养室内底部均布有若干装有培养基溶液的集液盒,所述集液盒内部均设置有尾部触及集液盒内底部的载体,所述载体与水平面垂直,所述载体正上方均布有固定在密闭培养室内部用来支撑载体的支架,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有对密闭培养室进行密封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对称设置有若干气孔,所述盖板中间设置有可调式分气泵装置,所述可调式分气泵装置通过输气管与设置于密闭培养室旁侧的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以及气孔连接实现互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毛细管仿生结构的微藻固定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邻载体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20cm,所述载体为能够模拟植物蒸腾作用并实现培养基溶液自下往上流动的毛细管仿生结构,所述毛细管仿生结构由表面张力大、接触角小的骨架和无毒副作用且孔径、缝隙大小可调整的复合承载体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毛细管仿生结构的微藻固定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布置形式为在密闭培养室长度方向上每隔30cm至40cm处设置一组对称的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毛细管仿生结构的微藻固定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分气泵装置内部集成有电子流量计,所述电子流量计配合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实现对所需二氧化碳的精确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毛细管仿生结构的微藻固定化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承载体纵向编制的孔隙需保持在1μm至10μm,所述复合承载体横向方向缝隙需保持在40μm至100μm,所述复合承载体高度在20cm至200c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06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