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楼宇安防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9436.1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0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程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瑶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楼宇 架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楼宇安防架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在飞速发展当中,楼宇智能化是当今城市的发展方向,很多城市在智能化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一步。安防是楼宇智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将火灾遏制在源头也亟待解决,通过烟雾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等设备将火苗扼杀在萌芽状态。如何保证现有设施的安全运行在现在的智能楼宇中还未能做得很好,当有设施损坏时及时报警,让工作人员去维护设备,保证需要设备时能让其正常运行,防止给业主带来损失。
现阶段安防系统主要通过模拟信号设备进行监控,这种系统扩展性较差,易发生故障,且各地域之间很难进行进同步,一旦事故发生,无法实现统一调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一种智能楼宇安防架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楼宇安防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采集系统、监控分中心、监控中心。
所述的采集系统位于楼宇内部走廊与电梯内,包括烟传感器与摄像机。
所述的监控分中心位于智能楼宇各监控室,包括以太网交换机、服务器、视频解码器、PC监控终端。
所述以太网交换机数字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的采集系统的摄像机与烟传感器相连接,以太网交换机的数字信号输出端有二个接口,第一个接口与服务器连接,第二个接口与视频解码器信号输入端连接,视频解码器信号输出端与PC图像监控客户端连接。
所述的监控中心位于区域监控中心,包括以太网交换机、服务器、视频解码器、PC监控终端、监控大屏。
所述以太网交换机输入端与所述的监控分中心的以太网交换机数字信号输出端连接,以太网交换机的数字信号输出端有二个接口;第一个接口与服务器相连,第二个接口与所述视频解码器信号输入端连接,视频解码器信号输出端与PC监控终端与监控大屏连接。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烟传感器、摄像机、以太网交换机、服务器和视频解码器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公知方案,有关上述公知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已了解,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主要通过数字信号设备进行监控,这种系统扩展性强,各地域之间容易进行进同步,一旦事故发生,可实现统一调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楼宇安防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采集系统1、监控分中心2、监控中心3。
所述的采集系统1位于楼宇内部走廊与电梯内,包括烟传感器11与摄像机12。
所述的监控分中心2位于智能楼宇各监控室,包括以太网交换机21、服务器22、视频解码器23、PC监控终端24。
所述以太网交换机21数字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的采集系统1的摄像机11与烟传感器12相连接,以太网交换机21的数字信号输出端有二个接口,第一个接口与所述的服务器22连接,第二个接口与视频解码器24信号输入端连接,视频解码器信号输出端与PC图像监控客户端23连接。
所述的监控中心3位于区域监控中心,包括以太网交换机31、服务器32、视频解码器33、PC监控终端34、监控大屏35。
所述以太网交换机31输入端与所述的监控分中心的以太网交换机21数字信号输出端连接,以太网交换机31的数字信号输出端有二个接口;第一个接口与服务器32相连,第二个接口与所述视频解码器33信号输入端连接,视频解码器33信号输出端与PC监控终端34与监控大屏35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瑶,未经程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94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