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面折合振子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8961.1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5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中元创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2820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折合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面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面折合振子天线。
背景技术
折合振子是常用的线天线之一,其最常见的结构呈一个窄矩形环,其中宽边长度远远小于长边长度,且馈电在长边的中心,长边的长度取为波长的一半,特性阻抗约300Ω。在对折合振子由线天线做成平面天线时,不能简单地进行改造,必须要解决其在宽频带内不能保持阻抗特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较宽频带内保持阻抗特性的平面折合振子天线。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面折合振子天线,该平面折合振子天线为三层结构,其中第一层为基板,第二层包括辐射单元、第一金属线路、第二金属线路,第三层为绝缘层,所述辐射单元设在基板板面中部呈矩形或近似矩形的折合振子结构且各边的宽度为谐振波长的1/40,在辐射单元的其中一侧长边中部设有两个断点并且在该两个断点上分别成型有互相对称的第一信号馈入部和第二信号馈入部,在辐射单元的两侧宽边上分别成型有第一加载单元、第二加载单元、第三加载单元、第四加载单元,其中第一加载单元和第二加载单元互相对称且分别位于第三加载单元和第四加载单元的外侧,第三加载单元和第四加载单元互相对称且连接辐射单元的两侧长边,在与第一信号馈入部及第二信号馈入部相对一侧的辐射单元长边上成型有凹形的第五加载单元和凹形的第六加载单元,在与第一信号馈入部及第二信号馈入部相同一侧的辐射单元长边上成型有凹形的第七加载单元和凹形的第八加载单元,且第七加载单元和第八加载单元分别位于第一信号馈入部和第二信号馈入部外侧;在基板板面对应辐射单元宽边的两侧上分别设有互相对称的长度大于谐振频率1/20波长的第一金属线路和第二金属线路。
进一步,所述辐射单元、第一信号馈入部、第二信号馈入部、第一加载单元、第二加载单元、第三加载单元、第四加载单元、第五加载单元、第六加载单元、第七加载单元、第八加载单元、第一金属线路、第二金属线路的材料为铜、铁、铝、银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第五加载单元与第一信号馈入部的距离为辐射单元长度的1/5。
进一步,所述第六加载单元与第二信号馈入部的距离为辐射单元长度的1/5。
进一步,所述第七加载单元与第三加载单元的距离为辐射单元长度的2/5。
进一步,所述第八加载单元与第四加载单元的距离为辐射单元长度的2/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辐射单元构成矩形或近似矩形的折合振子并设置于基板上并八个加载单元使折合振子在所需要频带内有较好的阻抗特性,从而使折合振子能做成平面天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频率170MHz至900MHz下的回波损耗值与频率的关系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频率100MHz至1000MHz下的驻波比值与频率的关系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以频率660MHz作测试的水平面二维辐射场图。
其中,1为辐射单元,10为第一信号馈入部,11为第二信号馈入部,12为第一加载单元,13为第二加载单元,14为第三加载单元,15为第四加载单元,16为第五加载单元,17为第六加载单元,18为第七加载单元,19为第八加载单元,2为第一金属线路,3为第二金属线路,4为基板,5为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中元创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中元创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89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Ka/Ku双频动中通方位转动平台
- 下一篇:一种能快速熔接蓄电池铅板组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