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胎头吸引式助产产钳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18407.3 | 申请日: | 2014-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4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丽;娄雪玲;姚丽;王荷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44 | 分类号: | A61B17/44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引 助产 产钳 | ||
技术领域
该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胎头吸引式助产产钳。
背景技术
一般的,剖宫产是解决难产或因医疗指征需及时终止妊娠的常用手术。不论是剖宫产还是自然分娩的过程中有时遇到胎儿的胎头高浮,手术中取头困难,使胎儿的娩出时间延长,造成新生儿窒息的现象时有发生。手取胎头则会对产道以及其他方面造成损伤或破坏,现有技术多是采用助产工具来助产,针对钳柄末端设置有拉钩的产钳来说,在夹持住胎儿头部后用食指和中指挂住拉钩向外拉拽胎头,有时手指会猛然间滑脱拉钩,使胎头滑脱及子宫切口损伤,给手术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风险。因此在剖宫产中特别需要一种技术成熟,操作方便,而又对母体伤害减小到最小的一种助产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 剖宫产过程中,助产产钳需要改进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胎头吸引式助产产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胎头吸引式助产产钳:含有产钳和胎头吸引器,产钳的铰轴设置在套筒上,套筒上穿接有胎头吸引器的吸引管,套筒壁上设置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和吸引管顶接,吸引管后半截管身上设置有负压表和卸气阀,引管末端设置有波纹接口,所述产钳的钳叶上设有照明装置,钳柄之间对称设有锯齿形防松脱装置。所述照明装置为分散的点状LED发光装置或带状的LED发光装置。
所述产钳前端的钳叶为镂空结构,产钳钳柄设有波浪型防滑凸起,防滑波浪钳柄前端外侧设置有指环。所述指环平面与镂空钳叶曲面相垂直。所述胎头吸引器为漏斗形。吸引管的末端设有波纹接口,波纹接口连接负压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胎头吸引式助产产钳具有以下优点:该胎头吸引式助产产钳将胎头吸引器与产钳进行组合,使两个器材在一个整体器材上进行结合设计制造,在产钳引产的同时利用胎头吸引出胎儿头部引产,如此使助产动作更稳定,减轻孕妇分娩的痛苦,使分娩过程更顺利,有效提高分娩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胎头吸引式助产产钳的钳叶中部镂空呈环状的设计,能够起到减轻对产道的伤害。钳柄的凹凸波纹状设计使操作者保持良好的手感,用力均匀,能够确保助产顺利进行,钳柄上指环的设计取代了有些产钳钳柄末端的拉钩,使使用者更容易握持,把手指穿在指环内既可保证拖拽时手和产钳不脱离的安全性,又可轻松的转动产钳配合胎儿转体娩出,并且保证夹持位置不会松脱。
该胎头吸引式具有部位较为分散的照明装置,会极大的避免液体对发光部位的遮蔽,能够使操作更为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胎头吸引式助产产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胎头吸引式助产产钳中锯齿形防松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中标号1是产钳,2是钳叶,3是照明装置,4是胎头吸引器,5是套筒,6是紧固螺栓,7是指环,8是吸引管,9是产钳钳柄,10是锯齿形防松脱装置,11是卸气阀,12是负压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胎头吸引式助产产钳1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含有产钳1和胎头吸引器4,产钳1的铰轴设置在套筒5上,套筒5上穿接有胎头吸引器4的吸引管8,套筒5壁上设置有紧固螺栓6,紧固螺栓6和吸引管8顶接,吸引管8后半截管身上设置有负压表12和卸气阀11,引管末端设置有波纹接口,所述产钳1的钳叶2上设有照明装置3,钳柄之间对称设有锯齿形防松脱装置10。所述照明装置3为分散的点状LED发光装置或带状的LED发光装置。
所述产钳1前端的钳叶2为镂空结构,产钳钳柄9设有波浪型防滑凸起,防滑波浪钳柄前端外侧设置有指环7。所述指环7平面与镂空钳叶2曲面相垂直。所述胎头吸引器4为漏斗形。吸引管8的末端设有波纹接口,波纹接口连接负压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人民医院,未经郑州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84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