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风光电互补节能恒温储热供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8150.1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8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戴培青;穆天辉;高永红;李颖;王国斌;刘九重;弓利军;王利鹤;李蒙;张艳春;张巧生;李宗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庄英菊 |
地址: | 01403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光 互补 节能 恒温 供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风光电互补节能恒温储热供热装置,特别是涉及车用风光电互补节能的恒温储热供热,适用于严寒地区车辆的保温、防冻使用。
背景技术:
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以后,常会出现冰冻现象,有的地区冰冻时间长达半年之久,也使得车辆的保温、防冻一直成为冬季车辆使用中亟待解决的难点,尤其是柴油车的保温防冻。目前,车辆保温、防冻,常采用内置式水管加热法或利用汽车尾气加热的方法。
内置式水管加热法存在以下缺陷:(1)应用的油箱、货箱需保温装置结构复杂、制作不易、成本高,且油箱、货箱需保温装置与发动机之间连接管道安装不便,容易损坏,存在安全隐患;(2)由于本方法要应用发动机水箱内的热水,在发动机未发动时,无法对油箱、货箱需保温装置起到保暖防冻作用,进而不能真正解决油箱、货箱需保温装置的冻结问题,当车辆在冬季长时间停放时,油箱、货箱需保温装置必然因冻结而无法发动。
利用汽车尾气加热的方法是通过安装在驾驶室内部的气控阀开关来控制安装在排气筒上的阀门,从而实现尾气加热装置的启闭;而这种保温效果取决于尾气热量和运输介质的载质量,如果载质量过大,尾气热量小且运输距离长,仍然会因尾气热量不足而无法保证油箱、货箱需保温装置内的介质处于液态,而且汽车尾气含杂质较多,有些杂质对加热罐体和加热管道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而降低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车辆冬季使用中的保温、防冻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风能,加上外接电源或者车载电源构成三能一体的供电系统,用以解决车辆冬季使用中的保温、防冻问题的车用风光电互补节能恒温储热供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电源系统、控制系统、储热供热装置、供热循环系统四个部分;其中:
所述电源系统包括:风机、太阳能光伏板、外接市电电源或车载电源、蓄电池组、电源开关,所述外接市电电源或车载电源通过直充的方式给蓄电池组充电;风机、太阳能光伏板分别通过控制器,将风能或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组中;三者充电方式都为并联方式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加热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并由控制器控制;控制器同时控制风机、太阳能光伏板,完成风能、太阳能的之间转换;
所述储热供热装置包括:外壳、保温层、热储能动力单元壳体、热储能动力单元、加热管,所述外壳与热储能动力单元壳体之间填充保温层;在热储能动力单元壳体的内侧均匀的布置加热管,热储能动力单元壳体的内部设有水管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供热循环系统连接,热储能动力单元壳体内腔空隙处填充热储能动力单元; 加热控制器、外壳、温度传感器、保温层、热储能动力单元壳体、加热管、水管、热储能动力单元,共同组成节能恒温储热供热装置的核心部分;
所述供热循环系统包括:水管、水循环驱动装置、供热负载、供水温度调节阀,所述水管通过热水出口与供热负载连接,供热负载通过循环水入口、水循环驱动装置与水管另一端连接。
所述水管两端之间通过供水温度调节阀形成通路。
所述控制器与蓄电池组之间设有电源开关。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风能,加上外接电源(市电)或车载电源构成三能一体的电源系统,采用储热供热技术来实现储热与供热,以车辆所需保温、预热装置作为供热载体,构成一套长效、稳定,并且具有较高性价比额的新型供电、储热以及供热循环系统,用于冬季及严寒地区的轿车、公共汽车、农用车、专用汽车、特大型及重型工程机械的燃油和液压油箱保温、预热,还可以用于油田开采区的原油储油箱和液罐车罐体的保温,具有节能、经济、环保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制造简单、操作方便,采用储热供热的方式为车辆进行供热,受热均匀,其保温效果好,有效防止介质凝固;同时采用控制器自动控制加热,温度传感器随时监测装置内的温度,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某种车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
1-风机 2-太阳能光伏板 3-控制器 4-蓄电池 5-加热控制器 6-外壳
7-温度传感器 8-水循环驱动装置 9-循环水入口 10-供热负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81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