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液压挺杆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16925.1 | 申请日: | 2014-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8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蓉;孟庆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蓉 |
| 主分类号: | F01L1/245 | 分类号: | F01L1/2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海洋 |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液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用液压挺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避免失效的改良型液压挺杆。
背景技术
作为弥补气门杆端和凸轮轴的之间间隙的重要部件,液压挺杆在发动机启动时,由于挺柱体与柱塞形成的高压腔无法得到发动机提供的足够机油油压,故挺柱体和柱塞被压缩至最底部,挺柱体与气门之间的间隙较大,气门将产生异响。
随着发动机的运转,在注入机油压力的作用下,高压腔被充注了机油,挺柱体有效工作长度增加,气门间隙减小,从而弥补凸轮轴和液压挺杆之间的间隙,进而通过液压挺杆消除了气门异响。
但是由于发动机中零部件在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会产生金属杂质,通过清洗工艺后,仍然不可避免会残留在零部件中,随着发动机运转,金属杂质的一部分会进入缸盖、缸体的油道中,而这些杂质会对嵌入液压挺杆零部件的间隙中从而导致液压挺杆失效。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改良型液压挺杆,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避免发动机中零部 件的金属杂质对液压挺杆的影响,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液压挺杆,包含筒状的外壳,在该外壳内设有壳体、柱塞和挺柱体,所述壳体为环形且一端贴靠于外壳的内壁,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挺柱体,所述挺柱体的上端开口并供柱塞嵌入,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倒锥形凹槽,一圆锥弹簧设置于所述倒锥形凹槽和所述外壳的顶部内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柱塞内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的中间设有通孔,所述凸台的下方设有一直径大于通孔直径的钢球,所述钢球和挺柱体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其中:所述外壳的侧面设有一进油孔,所述外壳顶部的内表面设有一连通槽,所述柱塞横置于所述连通槽的中部。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型液压挺杆具有如下效果:
1、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2、能利用弹簧弹开金属杂质,将杂质引至底部,避免对液压挺柱的影响;
3、通过壳体的设置,金属杂质不会停留在壳体和挺柱体之间,有效避免液压挺杆异响和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型液压挺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钢球;3、柱塞;4、挺柱体;5、圆锥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型液压挺杆。
该改良型液压挺杆包含筒状的外壳,在该外壳内设有壳体1、柱塞3和挺柱体4,所述壳体1为环形且一端贴靠于外壳的内壁,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挺柱体4,所述挺柱体4的上端开口并供柱塞3嵌入,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供机油注入的高压腔,所述挺柱体4和柱塞3的设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累述。
其中,所述柱塞3内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的中间设有通孔,所述凸台的下方设有一直径大于通孔直径的钢球2,所述钢球2和挺柱体4之间设有压缩弹簧,以通过钢球2对通孔的开闭而在柱塞3内形成一单向阀,当机油从图1中外壳侧面的进油孔进入,从外壳内侧顶部的连通槽进入柱塞3后,能在压力作用下顶开钢球2进入高压腔。
其中,所述连通槽形成于外壳顶部的内表面,所述柱塞3横置于所述连通槽的中部以通过连通槽连通柱塞3的内外,所述壳体1对应所述进油口的位置向内弯曲设置,以避免对进油口产生堵塞。
其中,所述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倒锥形凹槽,一圆锥弹簧5设置于所述倒锥形凹槽和所述外壳的顶部内表面之间,由此,在机油进入时,圆锥弹簧能对其中的金属杂质进行有效过滤,而且,圆锥弹簧的 设置形成一个预紧力,更好的对壳体1进行预紧。
由此,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1、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2、能利用弹簧弹开金属杂质,将杂质引至底部,避免对液压挺柱的影响;
3、通过壳体与挺柱体之间的抵靠,金属杂质不会停留在壳体和挺柱体之间,有效避免液压挺杆异响和失效。
显而易见的是,以上的描述和记载仅仅是举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用或使用。虽然已经在实施例中描述过并且在附图中描述了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制由附图示例和在实施例中描述的作为目前认为的最佳模式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教导的特定例子,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将包括落入前面的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任何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蓉,未经李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69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