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采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6630.4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4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11358 | 代理人: | 王宏星 |
地址: | 13201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使用 无菌 采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采血器。
背景技术: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通过系统学习,我们会了解如何鉴定人的血型、确定一个人是否贫血、肝功能是否正常等等。该学科要求使用各种光电仪器及化学试剂完成实验分析,所以偏重理科,要求有较好的物理、化学基础。在医学检验对人员的血样采集是较为常见的项目之一。
常规血样采集通常采用常见的注射器针筒来进行,注射器针筒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主要用以注射药液或抽液。常见的注射器针筒由前端带有小孔的针筒以及与之匹配的活塞杆组成,在使用时,注射器针筒用来将少量的液体或其注入到其它方法无法接近的区域或者从那些地方抽出,因此注射器针筒在医疗护理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随着目前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对于医疗器械无菌,防尘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注射器针筒在进行采血操作时,需要将采集的血液再转移至血样收集试管,在此过程中,由于需要将针头进行二次使用,则带来了污染血样的隐患,导致检验结果失真,这样的案例在实际生活中也屡见不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将采血步骤与血样转移两大步骤相结合,有效避免由于血液样本转运所带来的血样污染的隐患的技术方案:
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采血器,主体为注射器针筒,包括圆柱形套筒,活塞杆及针头,活塞杆设置在套筒内部,套筒前端固定设置针头,还包括内筒,内筒设置在套筒内部,内筒外部轮廓与套筒内腔轮廓相同,活塞杆设置在内筒内部,内筒底部设有向内筒内部导通的单向通孔,单向通孔与针头基部紧密相连。
作为优选,内筒长度超过套筒长度2~10mm,内筒顶部边缘设有筒托,筒托与内筒顶部边缘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套筒与内筒之间缝隙内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圆环形,位置距离套筒顶部0~20mm。
作为优选,内筒外侧表面设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内筒,内筒设置在套筒内部,将采血步骤与血样转移两大步骤相结合,一次性完成,有效避免由于血液样本转运所带来的血样污染的隐患。
(2)在本实用新型中内筒顶部边缘设有筒托,在采血工程中通过用手抵住筒托,防止在采血过程中由于活塞杆外拉导致内筒随活塞杆活动而向外移动,影响血液采集。
(3)套筒与内筒之间缝隙内设置密封圈,保证该采血器的一次性使用,在内筒外抽的同时密封圈将被带出套筒内部,使得该设备无法重复使用。
(4)本实用新型中内筒外侧表面设有刻度线,通过刻度线能够准确的了解到内筒中血液的容量,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次性使用无菌采血器,主体为注射器针筒,包括圆柱形套筒1,活塞杆2及针头3,活塞杆2设置在套筒1内部,套筒1前端固定设置针头3,还包括内筒4,内筒4设置在套筒1内部,内筒4外部轮廓与套筒1内腔轮廓相同,活塞杆2设置在内筒4内部,内筒4底部设有向内筒4内部导通的单向通孔5,单向通孔5与针头3基部紧密相连,达到即可采集血样同时能够实现血样安全转运的效果。将采血步骤与血样转移两大步骤相结合,一次性完成,有效避免由于血液样本转运所带来的血样污染的隐患。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内筒4长度超过套筒1长度5mm,内筒顶部边缘设有筒托6,筒托6与内筒4顶部边缘固定连接,在采血工程中通过用手抵住筒托6,防止在采血过程中由于活塞杆2外拉导致内筒4随活塞杆2活动而向外移动,影响血液采集。套筒1与内筒4之间缝隙内设置密封圈7,密封圈7为圆环形,位置距离套筒1顶部10mm,保证该采血器的一次性使用,在内筒4外抽的同时密封圈7将被带出套筒1内部,使得该设备无法重复使用。同时,内筒4外侧表面设有刻度线8,通过刻度线8能够准确的了解到内筒4中血液的容量,简单方便。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华大学,未经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66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查体科用抽血检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放射显影标记测量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