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座席三层大轿车车厢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16270.8 | 申请日: | 2014-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2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安凤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凤文 | 
| 主分类号: | B62D31/02 | 分类号: | B62D31/02;B62D3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座席 三层 大轿车 车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座席三层大轿车车厢,属于道路交通车辆技术领城。
背景技术
关于大轿车,这一车辆种类之名称,其来历是在二十世纪中叶前后引进的单层大轿车,1958年11月12日,(车身高度为4.2米的)第一辆双层大轿车落户于中国温州,(在那以后人们都把带有车篷,车厢适合于乘坐人员的汽车称之为“大轿车”、“小轿车”),据说是有人看到带篷拉人的汽车外观如同“轿子”一样,就起名叫做“大轿车”,“小轿车”,这似乎可称之为一段历史文化故事。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在商业公交领域的大轿车多了,从而带有商业用语的“大客车”一词,广泛的叫开了。而今,是否崇尚历史文化也还应叫“大轿车”,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另外关于目前在道路上所看到的双层大轿车,几乎都是应用在城区短途公交领域的,其设计者大概是考虑因为是短途应用,可设置有立席,上世纪中叶香港地区曾一度盛行,另外,目前许多双层大轿车的乘车人员上下车都很随便,可走前后门,上下车显得无序。在国际名城香港的道路上现己几乎见不到了,有人说北京地区增多了,但本实用新型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现象,随着经济的掘起,被取代之日屈指可数。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各相关生产厂家,企业机构等,设计研制的该相关的各样式的许许多多产品,展现于市场,但时至今日,在市场上所看到的也都还是小来小去的、外观的、局部的变变样儿,也都并未冲出“中国制造”的圈圈,即使是在2011年9月29日,由中国安徽的“安凯汽车”为服务于2012伦墩奥运会,向原双层大轿车的发源地---“英国创造”出口了34台“双层观光大轿车”,但这也还应属于“中国制造”之范畴……带着这一问题,2012年3月,原北京中化重总公司科技创新爱好者---安凤文,走访了交通部下属的几位高资历教授级专家,其中一位长者曾表白:半个多世纪前我国才刚刚进口该产品,在此之前双层大轿车这一门类就早己是人家外国创造的了,而我们不久前制造了那几十台双层观光大轿车,虽说还算是“中国制造”,能出口到国外,应当是很满意的了,目前应用在公交领域的双层大轿车的车身极限高度,己是交通领域允許的较高尺寸---(4.2米)了,若是再增加一层……那还得了啦!
继二十世纪,中国杰出领袖毛泽东主席之后的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又一杰出领袖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要千方百计的建立“创新型国家”,目前己将对科技创新支持度,提高到了历史从未有过的高度。致此,本实用新型愿研究创新,走在交通车辆领域“大中华”之前列,预想冲出“中国制造”这个圈圈,预先打破半个多世纪以来,此领域一成不变的疆局,梦想以“中国创造”为先导,创造性的构思发明,以全座席三层大桥车车厢所制成的全座席三层大轿车,对于这一种类创新产品,能不能够服务于社会,能不能够服务于世界,敬请诸多的国内外有识之士研究、商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创造性的构思设计一种:在不打破现有技术双层大轿车车身极限高度4.2米的原则下,具备有一层、二层、三层,且每层都是全座席的,并且层数较多,车门也较多,上下层的乘车人员上下车安全有序的“全座席三层的大轿车车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设计为:(一).带有垂直升降篷盖的“全座席三层大轿车车厢”。(二).带有开角通天篷盖的“全座席三层大轿车车厢”。两种不同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凤文,未经安凤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62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