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脱落壶盖的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4925.8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6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平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A47J27/21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伟斌 |
地址: | 515700 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脱落 壶盖 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脱落壶盖的水壶。
背景技术
水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水具。我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更为水壶、茶壶的庞大需求量作出巨大贡献。市面上存在各种材质的水壶,其中又由于玻璃、陶瓷类材质的水壶以其可塑性强,设计多样繁复而最受消费者青睐。
但玻璃、陶瓷类材质的水壶表面较为光洁、无粘性,在倒水时壶盖与壶身容易分离滑脱。由于玻璃、陶瓷材质脆度较大,掉落时容易破碎,使此类水壶在使用时十分不便,且容易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现有一些防止壶盖脱落的设计,它们或是在壶盖与壶口加设卡槽,通过旋转卡扣的方式固定壶盖,或是通过特殊设计的把手阻挡壶盖脱落。前者在使用时需要转动壶盖以实现壶盖与壶口的卡扣,若使用者未旋转壶盖该结构便不能产生作用,实质上令水壶使用的程序变得繁琐。而后者通过把手阻挡壶盖的设计,在使用时需要先将壶盖边缘放入把手与壶口之间的空隙内,再盖上壶盖,同样使水壶的使用变得繁琐,且把手的固定作用并不稳定,生产时对把手各种尺寸的要求也更为严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提供一种家具有防脱落壶盖的水壶,通过壶盖设置弹性凸点,使壶盖与壶口之间通过过盈配合或卡扣配合固定壶盖,避免脱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防脱落壶盖的水壶,包括壶身及壶盖,壶身处设有壶口、壶嘴以及把手,壶盖包括壶盖顶及壶盖壁,壶口和壶盖壁的尺寸相互配合,所述壶盖壁设有向壶盖壁外部凸出的弹性凸点。在壶盖壁设置弹性凸点,使用时稍微用力将壶盖压进壶口中,弹性凸点变形以适应壶口内的环境,形成过盈配合或卡扣配合,以固定瓶盖。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弹性凸点包括凸出端和末端,凸出端到壶盖壁中轴线的最大距离大于等于壶口内侧壁到其中轴线的最大距离。
优选地,所述弹性凸点数量为2个或2个以上。多个凸点能为瓶盖提供更好的固定效果。
优选地,所述弹性凸点环绕壶盖壁设置。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弹性凸点环绕壶盖壁等距设置。弹性凸点环绕壶盖壁等距设置为壶盖提供多个方向上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壶盖壁的高度值大于壶口的高度值,且弹性凸点到壶盖顶下表面的最短距离小于等于壶口的高度值。壶盖壁具有较壶口长的高度,两者扣合时,壶盖壁向下凸出。弹性凸点到壶盖顶内表面的最短距离小于壶口高度值时,壶盖与壶口间形成过盈配合;弹性凸点到壶盖顶内表面的最短距离等于或略大于壶口高度值时,壶盖与壶口间形成卡扣配合。
优选地,所述弹性凸点为硅胶凸点。所述壶盖壁设有通孔,所述硅胶凸点嵌于通孔内。硅胶具有一定的弹性,且无毒性,适于使用在餐具、水具等器皿上。
优选地,所述硅胶凸点包括凸出端和末端,所述凸出端和末端的横截面的最大尺寸大于两者连接处横截面的尺寸,所述通孔位于凸出端和末端的连接处,且其尺寸大于等于凸出端和末端连接处的尺寸,小于凸出端和末端横截面的最大尺寸。即硅胶凸点具有一个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通孔的尺寸使它刚好卡在硅胶凸点的凸出端和末端连接处,是硅胶凸点不容易脱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玻璃、陶瓷类材质的水壶壶盖加设弹性凸点,通过弹性凸点与壶口之间的过盈配合或卡扣阻止壶盖相对壶口发生位移,确保水壶使用时不会因倾倒茶水或轻微碰撞等情况而使壶盖滑落。揭开和扣合壶盖只需要按平时的操作形式稍加用力即可,无需增加其他操作,方便快捷,且固定效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壶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水壶壶盖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水壶壶盖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水壶扣合后的一个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壶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平;,未经陈俊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49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料理机的粉碎刀头
- 下一篇:一种直饮水机手持设备按键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