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电线路监测终端及在线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3323.0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6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陇辉;范江波;李健;付玉峰;李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公司昭通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657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线路 监测 终端 在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监测终端及包含该输电线路监测终端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输电杆塔数量庞大,其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线路的距离较长,再加上所处的地形复杂等特点,在输电线路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实时的检测,以实时获取故障信息以进行及时的维修。
现有技术中,对输电杆塔架构的输电线路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的方法是:在每个杆塔处设置一个监测终端,该监测终端获取对应的输电线路的监测数据,然后将需要大量的数据发至后台的服务中心。
但是,因为监测终端若暴露在外同样会受到雷电风雨等影响,所以必须将整个监测终端封装在一起以避免被自然力损坏,为了对抗恶劣的环境,对封装的要求比较高。现有的监测终端是通过内置电源,通过接口和导线进行有线方式供电,因为监测终端是需要不停歇的工作的,所以耗电也较快,所以如果将整个监测终端封装在一起,更换电池时,需要触及监测终端,比较麻烦,而且监测终端安装好最好不要频繁的拆封。且如果采用电源进线的方式进行供电,则电源进线口也容易出现同样的问题,造成监测终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有线供电带来的降低监测终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无线方式进行供电的输电线路监测终端及包含该输电线路监测终端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输电线路监测终端,包括用于实时采集输电线路的监测数据的数据采集电路、用于与其他监测终端进行无线通讯以接收所述其他监测终端的监测数据和/或发送自身的监测数据到所述其他监测终端的数据收发电路、用于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电源能量的供电发送电路、以及用于接收并转换所述电源能量后给所述数据采集电路及数据收发电路供电的供电接收电路;其中,所述数据采集电路包括倾斜传感器、振动传感器、雷击电流传感器、泄漏电流传感器。
所述供电发送电路与供电接收电路无线连接,所述供电接收电路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电路及数据收发电路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电路与数据收发电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电线路监测终端,其中,所述供电发送电路包括:电源、主控电路、用于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将所述电源的能量转换为振荡波的能量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振荡波放大的放大电路和用于将放大的所述振荡波以无线电磁波的方式发送的发射电路;
所述主控电路、能量转换电路、放大电路、发射电路依次相连,所述电源分别连接至所述主控电路、能量转换电路、放大电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电线路监测终端,其中,所述发射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所述供电接收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二电感和第二电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电线路监测终端,其中,所述能量转换电路包括集成与非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容,所述集成与非门内部集成有第一与非门、第二与非门、第三与非门,
所述第一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和第二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所述第二与非门的另一个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一与非门的另一个输入端均连接至所述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三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所述第三与非门的另一个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至所述主控电路,所述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放大电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电线路监测终端,其中,所述能量转换电路包括电磁转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电线路监测终端,其中,所述放大电路包括NPN型的第一三极管、NPN型的第二三极管、PNP型的第三三极管、NPN型的第四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至所述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所述能量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至所述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均连接至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电源的正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均连接至第四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发射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公司昭通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公司昭通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33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北斗系统及物联网技术的紫外火焰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校验力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