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防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1696.4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8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少华 |
主分类号: | G08B13/183 | 分类号: | G08B13/183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072153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防桩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技术领域,更加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防桩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四防一体化”在重点执勤目标上的有效运用,武警和公安的安防维稳有了新的要求,将执勤管理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但是各部队在执行跨区维稳任务、卫士系列演习、野外驻训以及营区管理、反袭击破坏等方面,未能发挥信息技术对安全管理的倍增器作用,阻碍了信息技术向部队建设深层次发展和延伸。目前,各部队在安全管理和防范上,主要突出了人防和物防,对外部袭击提前感知和内部人员翻墙外出等问题,缺少技术支撑和保障,特别是在藏区、疆区驻训维稳、卫士演习、野外驻训时,这些问题愈显突出,给驻点管理和反袭击带来一定防范漏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现有安防装置的缺陷,提供一种安防桩设备,携带方便,组装简便,性能稳定,报警灵敏,安装设置简单,可随意更换调整位置,以有效解决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安防桩设备,包括探头、桩体和底座,其中:
在所述桩体的底部固定设置底座,底座可直接固定安装在位置上,优选在底座上均匀设置2—6个安装固定孔,用于通过固定钉进行固定和安装;
在所述桩体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探头,所述升降支架沿竖直方向升降,沿圆周方向转动;
在所述桩体的外表面上设置红外设备安装凹槽,并在安装凹槽中分别固定设置红外发射机、红外接收机和红外探测装置,分别形成红外发射区、红外接收区和被动红外感应区;在桩体上设置探头控制单元、报警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探头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报警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红外接收机、红外探测装置相连。
选择在桩体外表面相对的位置上设置红外设备安装凹槽,并分别设置红外发射机和红外接收机;在红外发射机和红外接收机之间的桩体外表面上设置红外设备安装凹槽,并设置红外探测装置。
所述桩体为圆柱或者长方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安防桩的两侧分别设置红外发射区和红外接收区,并在红外发射区和接收区内分别设置红外发射机和红外接收机,这样一来,发射机发射多束红外线并被接收机接收,以形成红外栅栏,正常情况下,接收机收到的是一个稳定的光信号,当有人入侵红外栅栏时,红外光束被遮挡,接收机收到的红外信号发生变化,根据红外信号的这一变化,由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安防桩的两侧(与红外发射区、红外接收区)相间隔设置被动红外感应区,当人员接近或破坏安防桩时,人体的红外能量与环境形成差别,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左右,会发出特定波长10μm左右的红外线,人体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由设置在被动红外感应区内的红外探测装置收集,并根据接收的红外信号,由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例如通过菲涅尔滤光片增强后将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聚集到红外探测装置上,所述红外探测装置选择红外感应源,例如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产生报警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安防桩顶部通过升降支架安装探头,直接利用探头拍摄到的图像,识别目标位置,并通过升降支架的升降和/或旋转指挥探头对目标进行跟踪。
在进行使用时,既可以单个安防桩进行被动式红外检测和报警,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还可以多个安防桩进行红外连接,如附图2所示,将多个安防桩设备的红外发射区和红外接收区通过红外线彼此相连,以形成对保护区域的红外线围挡,同时开启每个安防桩设备的被动式红外检测模式,对外界红外信号进行检测,同时以电源和数据线进行连接,并可利用总控单元进行每个安防桩设备的红外检测、探头追踪和报警的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组装简便,性能稳定,报警灵敏,安装设置简单,可随意更换调整位置,使用可见红外光进行对点,能够适应不规则和不平整场地内安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防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1),其中1为探头,2为桩体,3为底座,4为升降支架,5为红外接收区,6为红外发射区,7为被动红外感应区。
图2是利用本实用新型安防桩设备组成安防布局结构图,其中1为探头,5为红外接收区,6为第一红外发射区,8为红外线,9为电源及数据线,10为红外探测波,11为总控单元。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防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2),其中12为探头控制单元,13为红外接收机,14为红外探测装置,15为报警器,16为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少华,未经杨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16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灵敏复合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 下一篇:物品保护防盗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