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报警U型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1006.5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2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肖汉斌;赵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B71/00 | 分类号: | E05B71/00;E05B45/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孟庆繁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报警 型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锁具,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报警U型防剪锁。
背景技术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一直是备受人们喜欢的代步交通工具,很多人选择价格不菲的中高端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这便引出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防盗安全问题。目前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防盗普遍采用防盗锁具,尤其是使用防盗U型锁。针对这种普通的U型锁,盗车者一般有三种开锁方式,液压剪剪断锁体开锁、锤击破坏锁梁开锁和采用开锁工具暴力破坏锁芯开锁。而目前的防盗U型锁大都没有报警装置,这便使盗车者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有足够的时间实施盗窃行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报警U型锁,该U型锁内置报警装置,不仅给盗车者造成了心理压力,还为防止车子被盗争取了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锁梁、锁体,其特征在于:锁体由外壁橡胶层、附于橡胶层内壁的薄金属层和金属内芯构成;为保证不让薄金属层和金属内芯接触,薄金属层和金属内芯之间留有2~3mm间隙,同时间隙内隔一定距离装有起支撑作用的塑料垫圈。锁梁内装有干电池和报警装置,干电池正极与锁体的薄金属层相连,干电池负极与锁体的金属内芯相连,同时金属内芯一端装有弹簧。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报警装置由报警喇叭13和报警灯15组成,报警装置通过导线接入回路之中。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锁体上固定有挡板6。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薄金属层(2)和金属内芯(3)之间的间隙为2~3mm。
正常情况下,由于薄金属层和金属内芯之间留有间隙,金属内芯端部的弹簧同样与薄金属层没有接触,因此回路处于断路状态。当U型锁锁梁受到诸如锤击的破坏行为时,弹簧受到振动而引起摆动,摆动时就会与薄金属层接触从而接通回路,使报警装置起到报警作用。当U型锁锁体受到液压剪的压力作用时,锁体受到挤压而使薄金属层和金属内芯接触,同样能够接通回路,使报警装置起到报警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U型锁锁体和锁梁内部结构设计新颖,制造方便,操作简单,能够同时应对锤击和使用液压剪的暴力开锁行为,内部报警装置的使用给盗车者心理造成了心理压力,同时为防止车子被盗争取了时间,提高了防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锁体B-B向剖面放大视图。
图中:1.橡胶层,2.薄金属层,3.金属内芯,4.支撑垫圈,5.振动弹簧,6.挡板,7.电池盖,8.干电池,9.锁梁,10.锁孔,11.销轴,12.导线,13.报警喇叭,14.通孔,15.报警灯,16.弹簧,17.锁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包括锁梁、锁体。锁体由橡胶层1、薄金属层2和金属内芯3构成,薄金属层2和金属内芯3之间留有2~3mm间隙,同时,在整个锁体间隙中均布5个起支撑作用的塑料支撑垫圈4。锁梁9内装有干电池8和报警装置,报警装置由报警喇叭13和报警灯15组成,报警装置通过导线接入回路之中。左端的长度超出橡胶层和金属内芯的薄金属层2通过导线12和干电池的正极相连,右端的金属内芯锁钩通过挤压弹簧16保证二者之间紧密接触,而弹簧16和干电池的负极相连,也即保证了金属内芯和干电池负极相连。在左端的金属内芯上装有振动弹簧5,振动弹簧5在未受到剧烈振动的情况下不会与其左侧的薄金属层接触。当锁梁9受到诸如锤击的破坏行为时,振动弹簧5受到振动而引起摆动,摆动时就会与薄金属层2接触从而接通回路,使报警装置报警;当锁体受到液压剪的压力作用时,锁体受到挤压而使薄金属层2和金属内芯3接触,同样能够接通回路,使报警装置报警。
如图1、图2所示,在锁体上固定有挡板6,当U型锁处于锁紧状态时,挡板6可以压住电池盖两边缝隙,从而保证回路不被破坏,同时,只有将锁打开时才能将电池盖打开进行更换电池操作,保证了U型锁的安全性。在靠近报警装置的锁梁上开有小的通孔14,保证音量的扩散和报警灯光的照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10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盖锁开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冰箱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