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渗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09587.9 | 申请日: | 2014-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5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单明军;陈志斌;范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1/00 | 分类号: | B01D61/00;C02F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渗透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讲,已经对正渗透膜表面进行了处理或以其他方式制造成抵抗不利的生物薄膜在其上形成。例如,参见美国专利申请US2007/0251883。不利的生物薄膜在正渗透膜上的形成已被认定为一种污染的形式,并且进而会影响到正渗透膜的渗透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不利的生物薄膜形成在其中的正渗透膜上的正渗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正渗透装置,包括:正渗透膜;供驱动液流过的驱动液通道以及供原料液流过的原料液通道,驱动液通道和原料液通道分别位于正渗透膜的两侧并经其流体连通;生物膜,与正渗透膜相间隔地设置于驱动液通道和原料液通道中的至少一个之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原料液通道中设置有生物膜,原料液通道的入口与正渗透膜分别位于生物膜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原料液中包括微生物和促进微生物在生物膜上生长的营养物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驱动液通道中设置有生物膜,驱动液通道的入口与正渗透膜分别位于生物膜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驱动液中包括微生物和促进微生物在生物膜上生长的营养物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驱动液包括摩尔比至少为1:1的氨和二氧化碳。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支承件,生物膜附着于支承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支承件为网板,且呈凹凸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生物膜平行于正渗透膜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生物膜和正渗透膜在平行于正渗透膜的平面上的投影的轮廓完全重合。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正渗透装置,在驱动液通道和原料液通道中的至少一个之中设置生物膜,该生物膜可阻挡不利的微生物,以抑制或防止不利的生物附着于正渗透膜上形成不利的生物薄膜。由此防止或至少减少正渗透膜表面上的污染,并进一步辅助维持较高的和/或更为稳定的流量水平,保证正渗透膜的渗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渗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正渗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正渗透膜1、供驱动液流过的驱动液通道2以及供原料液流过的原料液通道3,以及生物膜(以标号“4”和“5”表示)。其中,驱动液通道2和原料液通道3分别位于正渗透膜1的两侧,并且驱动液通道2和原料液通道3经正渗透膜1流体连通,原料液中的水经过正渗透膜1进入到驱动液中。生物膜与正渗透膜1相间隔地设置,并且在驱动液通道2和原料液通道3各设置有一个生物膜,具体为在驱动液通道2中设置生物膜4,在原料液通道3中设置生物膜5。其中,生物膜由对正渗透膜1以及实现其正渗透的功能有利的微生物构成。当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可仅在驱动液通道2和原料液通道3中的一个中设置生物膜。
在原料液流过上述生物膜5时,生物膜5可阻挡原料液中的至少部分的不利微生物随着水(以箭头6表示)流向正渗透膜1;在驱动液流过上述生物膜4时,生物膜4可将驱动液中的至少部分的不利微生物与正渗透膜1隔离,其中,将生物膜4、5与正渗透膜1间隔设置,确保不利微生物与正渗透膜1隔离。由此,抑制或防止不利的生物附着于正渗透膜1上形成不利的生物薄膜。进而防止或至少减少正渗透膜1表面上的污染,并进一步辅助维持较高的和/或更为稳定的流量水平,保证正渗透膜1的渗透效率。其中,污染主要是指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结垢、微生物的附着和积累以及形成不利的生物薄膜)。
具体参照图1,生物膜4、5平行于正渗透膜1设置,并且生物膜4、5的形状和尺寸与正渗透膜1相同,换言之,生物膜4、5和正渗透膜1在平行于正渗透膜1的平面上的投影的轮廓彼此完全重合。由此,生物膜4、5能够更好的阻挡微生物。当然,生物膜4、5也可相对于正渗透膜1倾斜或垂直设置,以实际能够满足其阻挡微生物的作用即可。
此外,原料液通道3的入口(以标号“7”表示)与正渗透膜1分别位于生物膜5的两侧,以最大化被生物膜5阻挡的微生物的量。同理,驱动液通道2的入口(以标号“8”表示)也与正渗透膜1分别位于生物膜4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95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过滤流体的封装组件和过滤模块
- 下一篇:一种空气净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