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对流体进行过滤的正渗透膜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9277.7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8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单明军;马杰;龙嘉;刘睿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00 | 分类号: | B01D61/00;B01D6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流体 进行 过滤 渗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流体进行过滤的正渗透膜组。
背景技术
目前,正渗透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发展。所谓的正渗透技术指的是水从较高水化学势(或较低渗透压)一侧区域通过选择透过性膜流向较低水化学势(或较高渗透压)一侧区域的过程。
在一些情况下,已经开始考虑使碳纳米管(CNT)与渗透膜结合使用以用液体分离。这种膜通常依赖于流体穿过纳米管的与众不同的传输特性以改进性能。然而,具有碳纳米管(CNT)的渗透膜仍然具有较低的渗透效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渗透膜中的碳纳米管在不同层中不合理的排布和管径制约了渗透效率和分离能力。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正渗透膜过滤效率并不是很高,并且由于选材的问题可能导致正渗透膜的过滤效果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均匀过滤效果且渗透效率和分离能力更好的正渗透膜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对流体进行过滤的正渗透膜组,包括:分别具有第一过滤孔、第二过滤孔和第三过滤孔的第一渗透层、第二渗透层和第三渗透层,第一过滤孔、第二过滤孔和第三过滤孔分别均匀地分布在各自的渗透层中,其中,第一渗透层、第二渗透层以及第三渗透层依次相互叠置,并且沿依次穿过第一渗透层、第二渗透层以及第三渗透层的方向,第一过滤孔、第二过滤孔和第三过滤孔的孔径依次递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过滤孔、第二过滤孔和第三过滤孔分别为贯穿各自渗透层的通孔,
其中,第一过滤孔、第二过滤孔和第三过滤孔的延伸方向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过滤孔、第二过滤孔和第三过滤孔均为由碳纳米管构成的贯穿孔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渗透层、第二渗透层以及第三渗透层的厚度依次递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渗透层由均匀开设有第一过滤孔的网格状织物层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渗透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渗透层叠置,第二表面覆盖有至少一层抗污染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在本实用新型的正渗透膜组中第一、第二和第三过滤孔分别均匀分布在各自渗透层中,因此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对待过滤物(例如,待过滤水等)进行过滤时,待过滤物可均匀分布在各渗透层中,并且各渗透层的过滤效果更加均匀。此外,第一、第二和第三过滤孔的孔径依次递减,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正渗透膜组构造成多层逐级过滤结构,从而使得正渗透膜组对不同粒径的待过滤物进行分别过滤,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正渗透膜组过滤效果更佳,提高了正渗透膜组的渗透效率和分离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渗透膜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正渗透膜组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正渗透膜组的示意图。该正渗透膜组包括:分别具有第一过滤孔116、第二过滤孔114和第三过滤孔112的第一渗透层106、第二渗透层104和第三渗透层102,第一过滤孔116、第二过滤孔114和第三过滤孔116分别均匀地分布在各自的渗透层中。换言之,第一过滤孔116均匀地分布在第一渗透层106中,第二过滤孔114均匀地分布在第二渗透层104中,第三过滤孔112均匀地分布在第三渗透层102中。
因此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对待过滤物(例如,待过滤水等)进行过滤时,待过滤物可均匀分布在各渗透层中,并且各渗透层的过滤效果更加均匀。
进一步,第一渗透层106、第二渗透层104以及第三渗透层102依次相互叠置,并且沿依次穿过第一渗透层106、第二渗透层104以及第三渗透层102的方向,第一过滤孔116、第二过滤孔114和第三过滤孔116的孔径依次递减。换言之,第一过滤孔116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孔114的孔径,第二过滤孔114的孔径大于第三过滤孔116的孔径。如此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第二和第三过滤孔的孔径依次递减,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正渗透膜组构造成多层逐级过滤结构,从而使得正渗透膜组对不同粒径的待过滤物进行分别过滤,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正渗透膜组过滤效果更佳。
继续参照图1,第一过滤孔116、第二过滤孔114和第三过滤孔116分别为贯穿各自渗透层的通孔。换言之,第一过滤孔116为贯穿第一渗透层106的通孔,第二过滤孔114为贯穿第二渗透层104的通孔,第三过滤孔112为贯穿第三渗透层102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9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汁生产搅拌罐
- 下一篇:二级SCR催化氧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