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频段单脉冲自跟踪天线波束形成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7636.5 | 申请日: | 2014-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5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乔益民;郑蜀晔;霍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2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43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频段 脉冲 跟踪 天线 波束 形成 网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波束网络,特别是涉及一种S频段单脉冲自跟踪天线波束形成网络。
背景技术
单脉冲天线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线的馈源,最早的单脉冲跟踪雷达采用的喇叭馈源,它将4个喇叭的接收信号相加形成和信号,左右两对喇叭之差形成方位差信号,上下两对喇叭之差形成俯仰差信号,由于4喇叭馈源的和差矛盾,设计时和差性能均无法做到最佳,只能折中设计。此外4喇叭馈源的馈线网络也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出现了多喇叭馈源和多模喇叭馈源。
多模喇叭馈源,这种馈源性能良好,结构简单,但难以实现圆极化处理,只适用于线极化跟踪雷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S频段单脉冲自跟踪天线波束形成网络,采用五单元十字交叉振子实现S频段信号的接收,再由后端的和差器和圆极化器实现左右和差信号的产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馈源的和差矛盾的问题,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S频段单脉冲自跟踪天线波束形成网络,它包括与第一至第四十字交叉振子连接的差信号形成电路和与第五十字交叉振子连接的和信号形成电路。
所述的十字交叉振子中相对的振子均通过馈电跳线连接,形成馈电点a、馈电点b、馈电点c和馈电点d四个馈电点,即馈电点a通过馈电跳线与馈电点c连接,馈电点b通过馈电跳线与馈电点d连接。
所述的差信号形成电路包括和差器A~D、圆极化器A~B和电桥A~B;和差器A的输入分别与第一、第三十字交叉振子的馈电点a连接;和差器B的输入分别与第一、第三十字交叉振子的馈电点b连接;和差器C的输入分别与第二、第四十字交叉振子的馈电点a连接;和差器D的输入分别与第二、第四十字交叉振子的馈电点b连接;圆极化器A的输入分别与和差器A和和差器B的输出连接;圆极化器B的输入分别与和差器C和和差器D的输出连接;电桥A的输入分别与圆极化器A和圆极化器B的一个输出连接;电桥B的输入分别与圆极化器A和圆极化器B的另一个输出连接;电桥A的输出端输出左旋差信号,电桥B的输出端输出右旋差信号。
所述的和信号形成电路包括圆极化器C,所述的圆极化器C的输入分别与第五十字交叉振子的馈电点a和馈电点b连接,圆极化器C的一个输出端输出左旋和信号,另一个输出端输出右旋和信号。
它还包括放大电路,所述的放大电路包括放大器A~D,所述的放大器A与电桥A连接,放大器B与电桥B连接,放大器C与圆极化器C的一个输出连接,放大器D与圆极化器C的另一个输出连接。
所述的放大器A~D为低噪声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S频段单脉冲自跟踪天线波束形成网络,通过五单元十字交叉振子实现S频段信号的接收,再由后端的和差器和圆极化器实现圆极化和差信号的产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馈源的和差矛盾的问题,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波束形成网络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S频段单脉冲自跟踪天线波束形成网络的实施方案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S频段单脉冲自跟踪天线波束形成网络,它包括与第一至第四十字交叉振子连接的差信号形成电路和与第五十字交叉振子连接的和信号形成电路。
所述的差信号形成电路包括和差器A~D、圆极化器A~B和电桥A~B。所述的和信号形成电路包括圆极化器C。它还包括放大电路。
所述的十字交叉振子中相对的振子均通过馈电跳线连接,形成馈电点a、馈电点b、馈电点c和馈电点d四个馈电点,即馈电点a通过馈电跳线与馈电点c连接,馈电点b通过馈电跳线与馈电点d连接。
为了保证方向图对称,四个振子除了馈电方式不同外,其他尺寸完全相同,结构相同,在同一轴线上的两个相对的振子为一组,两个振子的幅度相等,相位具有相反的辐射形式,从结构上满足方向图对称的要求。
为了形成圆极化,需要有两个相互垂直、幅度相等、有90°相位差的电场。两组振子相互垂直且结构相同,保证了形成圆极化的相互垂直和幅度相等的前提条件,而相位差则由馈电网络确保。
因此,本实用新型馈电振子为由四个完全相同的振子连接而成的十字交叉振子,四个振子处于同一平面且两两相互垂直,处于同一轴线上的两个振子通过一根馈电跳线连接,两个振子的幅度相等,相位具有相反的辐射形式。
每个阵子天线使用对称的结构形式以及内导体跳线的馈电方式,实现了宽波束和保证了方向图的对称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76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调谐自动极化跟踪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天线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