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体施工用测力转铰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06966.2 | 申请日: | 2014-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8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何庭国;许志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体 施工 测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施工装备,特别涉及一种转体施工用测力转铰,通过压力测试实现对铰面受压均衡性进行判断。
背景技术
转铰包括下铰面板、上铰面板和转动中心定位轴,以及布设在下铰面板、上铰面板之间的铰面滑块。在单铰转动结构中,转铰既是转动中心,又承受结构的全部重力。因转铰面积较小,其承受的压应力很大,为了维持转体实施中的结构稳定和安全,保证转铰各处受力均匀至关重要。但要判明转铰受压均衡一直是难度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体施工用测力转铰,可适时、快速判断转铰受压均衡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转体施工用测力转铰,包括下铰面板、上铰面板和转动中心定位轴,以及布设在下铰面板、上铰面板的铰面滑块,其特征是:所述下铰面板或上铰面板距离转动中心定位轴等距的圆周受压点上均匀布置压力传感器,各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数据传输数据线或者无线传输连接压力读取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适时测试、动态调整配重,根据各方向的压力测试可以适时调整转体结构的配重,使铰面受压均匀,保证转体施工的平稳、安全;适用面广,对平面铰、球面铰都适用。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三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体施工用测力转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体施工用测力转铰的下铰面俯视图;
图3是图1中A局部的放大图。
图中示出构件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下铰面板10、下铰面加劲肋11、定位轴下铰面套筒12、铰面滑块13、上铰面板20、上铰面加劲肋21、定位轴上铰面套筒22、转动中心定位轴30、压力传感器40、压力数据传输数据线41、压力读取仪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转体施工用测力转铰,包括下铰面板10、上铰面板20和转动中心定位轴30,以及布设在下铰面板10和上铰面板20之间的铰面滑块13。所述下铰面板10或上铰面板20距离转动中心定位轴30等距的圆周受压点上均匀布置压力传感器40。各压力传感器40通过压力数据传输数据线41或者无线传输连接压力读取仪42。
施工时,通过各个方向的压力传感器40获取压力数据,从而可以判断铰面受压均衡性,根据各方向的压力测试可以适时调整转体结构的配重,使铰面受压均匀,从而保证转体施工的平稳、安全。
参照图3,所述下铰面板10具有限制铰面滑块13位置的限位凹坑,铰面滑块13的下部镶嵌在限位凹坑内,压力传感器40通常设置在限位凹坑内的底部。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转体施工用测力转铰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6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