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腔室注聚泵液力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6221.6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7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胡玉国;梁海臣;李靖;张冠洲;张有强;张凤跃;肖劲松;孙红桃;李东;张建利;赵凤祥;梁杰;黄津;杨昱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港油田滨港集团博弘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腔室注聚泵液力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聚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腔室注聚泵液力端。
背景技术
目前,聚合物驱油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被称作三次采油。它是在注入水中加入少量的聚合物,提高注入水的粘度,改善水油流度比,调整吸水剖面,从而提高驱替液在非均质中的波及系数,扩大扫油面积,从而能大大地提高原油的采收率。注聚合物专用泵是一种有特殊要求的柱塞泵。这种泵的工作介质——聚合物具有高粘度,长分子链的特点,这就要求相应的泵具有良好的吸入性能,液流畅顺,对介质剪切力小。聚合物实质为聚丙烯酰胺(PAM)的水溶液,该溶液是一种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具有高粘度(一般为2000~5000mpa·s)和高弹性的特点。属于非牛顿型流体。三次采油开始注聚泵的液力端采用的是板式结构,在注不带有颗粒性质的液体可以注入,但是当夹杂着颗粒状物就造成液体关闭不严影响泵效,后来使用了锥形阀,当时只解决了小粒径不被堵塞,遇着大粒径还是堵塞,造成泵效不良,虽然球型密封阀的应用解决了不同粒径通过能力,但是当液体不同浓度的变换时,就不能很好的解决密封效果,尤其是在高压与低压压差较大时最容易损坏低压密封面,造成泵效不良;在压力为0.09MPa的条件下含气量<1%,用常规泵来注聚合物,将表现出对聚合物这种高粘度、长分子链物质的不适应性,柱塞偏磨发热,阀组有效工作时间短,容积效率低,粘度降解大,性能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三腔室注聚液力端,本实用新型具有机械强度高、容积效率高、粘度降解小且性能稳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腔室注聚泵液力端,一种三腔室注聚泵液力端,包括沉头螺栓、上压盖、高压腔、中压腔、工作腔、低压腔、下压盖与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板式结构,所述沉头螺栓设有四个,沉头螺栓位于上压盖上端,所述上压盖下方设有高压腔,高压腔下方设有中压腔,所述中压腔与高压腔两侧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端与上压盖内侧相互固定连接,固定柱下端与下压盖内侧相互固定连接,中压腔下方设有工作腔,工作腔为孔式结构,工作腔设有五个圆形孔,工作腔下方设有低压腔,低压腔下方设有下压盖。
进一步,所述上压盖与下压盖的材质为碳钢或合金钢。
进一步,所述沉头螺栓设有四个,沉头螺栓与上压盖相互连接。
进一步,所述工作腔为孔式结构,工作腔的形状为矩形。
进一步,所述中压腔与高压腔两侧设有固定柱,固定柱为镀锌钢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三腔室注聚泵液力端,一种三腔室注聚泵液力端,包括沉头螺栓、上压盖、高压腔、中压腔、工作腔、低压腔、下压盖与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板式结构,所述沉头螺栓设有四个,沉头螺栓位于上压盖上端,所述上压盖下方设有高压腔,高压腔下方设有中压腔,所述中压腔与高压腔两侧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端与上压盖内侧相互固定连接,固定柱下端与下压盖内侧相互固定连接,中压腔下方设有工作腔,工作腔为孔式结构,工作腔设有五个圆形孔,工作腔下方设有低压腔,低压腔下方设有下压盖。,在实际使用当中,当泵出口压力为零时,液体通过储液罐高、低压差的原理进入的工作腔,流经出口。当泵出口压力为正数时,利用液体不可被压缩的原理,通过的液体被密封阀密封在低压工作腔,形成单流效应,不能流回,在经过改变高、低压工作容积使液体加压流向高压区进入地层泄压,周而复始完成工作循环,将液体排除经管道进入地层,期间在中压区形成一个缓冲,降低尤其是超高压区的压力直接对低压区的冲击,降低了低压部分部件的损毁。中压区的阀座关闭与开启是利用高压区液体的压力作用在密封球座上对其进行短暂关闭,当低压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对中压区形成一个可以打开的压力,球阀自动打开进行冲液工作。改变密封阀密封方式,由原来的线性密封(0.5mm),改变为接触时密封,密封带口宽1.5mm。解决了接触面只有一个单点的密封,增加了密封效果,液力端密封的结构,将线性密封座改成球面密封座,增加密封性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沉头螺栓 2、上压盖 3、高压腔
4、中压腔 5、工作腔 6、低压腔
7、下压盖 8、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港油田滨港集团博弘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港油田滨港集团博弘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62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螺杆压缩机油气分离芯
- 下一篇:蠕动泵双通道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