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4991.7 | 申请日: | 2014-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9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英;陈光;高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方艾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22 | 分类号: | F16C19/22;F16C33/7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陈强 |
地址: | 21444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自润滑效用的轴承,属于轴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工矿企业的某些关键设备由于特殊生产工艺的要求,需要在极为恶劣的工况下运行;如在较高环境温度或者在空气中含酸性腐蚀气体(CO,SO2 等)的高腐蚀环境;常规轴承的润滑方式采用传统的油、脂润滑,而事实上前述的工矿条件已超出了油、脂润滑的范围,极易发生轴承及其他摩擦副的咬伤或咬死,引起严重的零件磨损和损坏,经常性地导致设备停运;因此为了生产连续运行,除在原始设计上要求安装多台设备轮修外,还须投入大量维修人员;严重地限制着生产率的提高,备品备件和能源消耗极大,已成为发展生产的重要障碍;
为此,有企业研发了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轴承,如中国专利ZL201410013187.9公开的“一种自润滑轴承”,其自润滑方式为采用保持架使得滚动体之间相互等间距隔离,并采用防尘盖形式进行密封,但是追其根本,其仍然采用油脂方式进行润滑,在高温高腐蚀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后,油脂容易干涸,从而使得转动干涩,进而损坏轴承;为此亟需一种真正意义上具有自润滑功能的轴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对内外圈和滚动体进行润滑的自润滑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润滑轴承,所述轴承包含有同轴设置的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之间均匀排布有多个滚动体,
所述内圈和外圈与滚动体的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嵌槽一和嵌槽二,所述嵌槽一和嵌槽二均设置成螺旋槽结构,从而使得在滚动时,各个面、各个滚动接触部位均能得到石墨的润滑,所述嵌槽一和嵌槽二内均嵌至有石墨块。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轴承,所述滚动体的滚动面上设置有多个盲孔,且盲孔内均嵌置有石墨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转动过程中,通过内嵌的石墨对内外圈和滚动体进行润滑,从而后期无需进行维护;并且相比较于油脂方式,采用石墨后,即便在高温高腐蚀环境下,石墨性能仍然保持不变,依旧能够随着旋转将石墨粉末涂抹在内外圈和滚动体的接触面上,从而对轴承提供润滑作用;采用本实用新型自润滑轴承后,大大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后期的使用、维护成本;并且能够应用于高温高腐蚀等恶劣的工矿,极大的提高了轴承的适用范围,增加了其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轴承的局部剖视效果示意图。
其中:
内圈1、外圈2、滚动体3;
嵌槽一1.1、嵌槽二2.1、盲孔3.1。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自润滑轴承,所述轴承包含有同轴设置的内圈1和外圈2,所述内圈1和外圈2之间均匀排布有多个滚动体3,所述内圈1与滚动体3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嵌槽一1.1,且嵌槽一1.1在内圈1与滚动体3的接触面上成螺旋状设置(即嵌槽一1.1设置为螺旋槽结构),设置成该形状的优点在于,滚动时,滚动体3能够与嵌槽一1.1充分接触,同样的外圈2与滚动体3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嵌槽二2.1,且嵌槽二2.1在外圈2与滚动体3的接触面上呈螺旋状设置(即嵌槽二2.1设置为螺旋槽结构),所述嵌槽一1.1和嵌槽二2.1内嵌至有石墨块,同时,所述滚动体3的滚动面上设置有多个盲孔3.1,且盲孔3.1内均嵌置有石墨块;从而使得在滚动时,石墨块能够随时对轴承提供润滑;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方艾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方艾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49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转速滑动轴承的油环
- 下一篇:调节滚筒的支撑轮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