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合梁梁底支撑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4080.4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0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张德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4 | 分类号: | E04G25/04;E04G21/1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魏国先 |
地址: | 410013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 梁梁底 支撑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中的叠合梁梁底支撑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装配式建筑中叠合梁的支撑,一般都是采用双排脚手架,叠合梁放置于双排脚手架上,用4根或多根立杆将叠合梁夹紧,由水平杆调整标高。如中国专利2012201649985记载了一种预制梁、板的可调节支撑架,由3根竖杆和3根横杆搭设而成,其中竖杆可以调节高度,这种支撑架,让然属于脚手架范围,所用钢管、扣件多,成本费用高,搭设时间长,所需空间大,使用不便,施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叠合梁梁底支撑工具,结构简单,轻便,成本低,安装容易,可重复使用,占用施工场地小,移动方便,施工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叠合梁梁底支撑工具,包括长度可调节的竖向支撑杆、水平支撑板以及在所述水平支撑板两端分别固定设置的侧板,所述竖向支撑杆上端与水平支撑板下底连接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平支撑板两端分别固定的侧板与水平支撑板垂直,两端分别固定的侧板竖直向上或者两端分别固定的侧板中一个侧板竖直向上、另一个侧板竖直向下,两种结构分别适用于预制墙板窗洞上叠合梁的支撑和预制墙板无窗洞的叠合梁支撑。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两竖直向上侧板中有一个侧板上端设置向外倾斜的坡口,方便叠合梁进入两侧板间定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竖直向下的侧板上开有螺栓孔,方便安装竖直向下侧板通过螺栓与预制墙板固定连接,使之牢固,稳定性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平支撑板两端分别固定的两侧板,其内侧设有竖直方向的橡胶垫,防止侧板与墙板表面接触时压力过大损坏墙板表面混凝土,橡胶垫起到缓冲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两侧板都竖直向上时,两侧板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墙板与叠合梁的厚度之和;当两侧板中一个侧板竖直向上、另一个侧板竖直向下时,两侧板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叠合梁的厚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竖向支撑杆上端与水平支撑板下底通过套管连接固定,竖向支撑杆下端设置螺纹调节高度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竖向支撑杆为一根、两根或多根。
优点与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叠合梁梁底支撑工具,结构简单轻便,安装容易,可重复使用,占地施工场地小,移动方便,省去了施工中脚手架钢管和扣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水平支撑板,2-竖向支撑杆,3-侧板,4-坡口,5-叠合梁,6-墙板,7-窗洞,8-支撑工具A,9-支撑工具B。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叠合梁梁底支撑工具,包括长度可调节的竖向支撑杆、水平支撑板以及在所述水平支撑板两端分别固定的侧板,所述竖向支撑杆上端与水平支撑板下底连接固定。
上述水平支撑板两端分别固定的侧板与水平支撑板垂直,两端分别固定的侧板竖直向上或者两端分别固定的侧板中一个侧板竖直向上、另一个侧板竖直向下,两种结构分别适用于预制墙板窗洞上叠合梁的支撑和预制墙板无窗洞的叠合梁支撑。
上述两竖直向上侧板中有一个侧板上端设置向外倾斜的坡口,方便叠合梁进入两侧板间定位。
上述竖直向下的侧板上开有螺栓孔,方便安装竖直向下侧板通过螺栓与预制墙板固定连接,使之牢固,稳定性好。
上述水平支撑板两端分别固定的侧板,其内侧设有竖直方向的橡胶垫,防止侧板与墙板表面接触时压力过大损坏墙板表面混凝土,橡胶垫起到缓冲作用。
上述当两侧板都竖直向上时,两侧板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墙板与叠合梁的厚度之和;当两侧板中一个侧板竖直向上、另一个侧板竖直向下时,两侧板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叠合梁的厚度。
上述竖向支撑杆上端与水平支撑板下底通过套管连接固定,竖向支撑杆下端设置螺纹调节高度结构。
上述竖向支撑杆为一根、两根或多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4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门禁功能车位锁
- 下一篇:吸收塔平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