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层注入管柱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03440.9 | 申请日: | 2014-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3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贺梦琦;曲绍刚;王智博;马薇;赵吉成;宋阳;王玲;寇微;马振;戚勇;王文刚;沈闽;贾纯真;余训兵;郑亮;匡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4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李永强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层 注入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完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层注入管柱。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大型油田,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东部油田都已进入开发末期,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递减,而新增储量又增加越来越缓慢,并且勘探成本和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采用了各种不同技术,以达到控制含水,稳定目前原油产量,最大程度的提高最终采收率。而聚合物驱技术是在目前三次采油技术中化学驱技术中较为成熟的一种,其机理为在注入水中加入高分子聚合物,增加驱替相粘度,调整吸水剖面,增大驱替相波及体积,从而提高最终采收率。
为了更加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技术的采收率,在聚合物驱替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油层的物性,从而相对的注入不同浓度的、不同注入量的聚合物以进行驱替原油。目前,在油井管柱中进行分层注入一般都依赖梭型杆偏心配注器来实现,但该种方法存在如下缺点:在对聚合物进行注入时,由于梭型杆偏心配注器具有梭型杆的结构,使其存在一定的节流压差,在聚合物通过梭型杆时,梭型杆对聚合物造成了挤压剪切,使得聚合物的有效黏度降低,聚合物有效黏度的降低影响了原油的采收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分层注入管柱,其能够实现降低聚合物分层注入时有效黏度损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层注入管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油管,所述第一油管具有第一油管第一空间;第二油管,其套设于所述第一油管外部,所述第二油管和所述第一油管之间形成有第二油管环形空间,所述第二油管环形空间内设有第一油管第一密封器,所述第二油管管壁上开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油管第一密封器上方的第二油管第一通孔;第三油管,其套设于所述第二油管外部,所述第三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之间形成有第三油管环形空间,所述第三油管环形空间内设有第二油管第一密封器和第二油管第二密封器,所述第二油管第一密封器位于所述第二油管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二油管第二密封器位于所述第二油管第一通孔的下方,在所述第二油管第一密封器上方的所述第三油管管壁上开设有第三油管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二油管第一密封器和所述第二油管第二密封器之间的所述第三油管管壁上开设有第三油管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三油管第一通孔上方的所述第三油管外套设有第一封隔器,在所述第三油管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油管第二通孔之间的所述第三油管外套设有第二封隔器,在所述第三油管第二通孔下方的所述第三油管外套设有第三封隔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封隔器、所述第二封隔器和所述第三封隔器中任意之一为Y211型封隔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油管第一密封器、所述第二油管第一密封器和所述第二油管第二密封器中任意之一为插入式密封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油管第一通孔绕所述第二油管的轴向中心线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油管的管壁上,所述第三油管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油管第二通孔绕所述第三油管的轴向中心线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三油管的管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油管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油管第二通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优选地,适用于具有T个射孔井段的油井的所述分层注入管柱具有如下规律,第N油管,其套设于第N-1油管外部,所述第N油管和所述第N-1油管之间设有N-1个密封器,所述第N-1油管第一密封器位于所述第N-1油管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第N-1油管第M密封器位于所述第N-1油管第M-1通孔与所述第N-1油管第M通孔之间,所述第N-1油管第N-1密封器位于所述第N-1油管第N-2通孔下方,在第N-1油管第1密封器上方的所述第N油管上开设有第N油管第1通孔,在所述第N-1油管第M密封器和所述第N-1油管第M-1密封器之间的第N油管上开设有第N油管第M通孔,其中1<N≤T,N、T为正整数,M=1、2、…、N-1。
优选地,所述封隔器中任意之一为Y211型封隔器。
优选地,所述密封器中任意之一为插入式密封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该分层注入管柱通过油管依次同心套设的方式形成了单独的油管注入通道,在聚合物随油管注入时,不会发生任何挤压剪切,大大降低了注入聚合物有效黏度损失,提高了注入聚合物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化学驱注入的经济效益。
2、该分层注入管柱通过封隔器以及密封器实现了各通道之间无连通,操作人员可以在地面同时实现对不同油层进行不同配注量的聚合物注入,还可以实现对不同注入聚合物的浓度黏度进行单独调整,可以有效的提高精细注入的开发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34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