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排故检测的新型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02213.4 | 申请日: | 2014-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0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林锡旭;林锡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捷仕泰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2/7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08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检测 新型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连接器,尤其是一种易于排故检测的新型连接器。
背景技术
新型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
一般,卧式条形新型连接器焊接在电路板上,其具体焊接过程如下:将卧式条形新型连接器的插针插入电路板的焊盘内,然后上锡进行焊接,其焊接完成后的效果图如图2所示。
如果新型连接器存在虚焊,就会造成其所在的那个模块存在断路的情况,那么电路板就无法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对电路板进行检测,而市场上的卧式条形新型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插座和插针,在对上述的新型连接器进行检测时,需在插针焊接的一端测量是否通断,然后将与插座适配的配套插头拔下,对插针的另一端进行同样的测量,然后对电路板上各个新型连接器均进行如上测量,若电路板上的新型连接器数量较多,或者故障电路板的数量较多,这样操作起来相对复杂,导致工作费时、费劲。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排故检测的新型连接器,包括插座和插针,该插座包括一插座底面和一插座侧面,该插针穿设在插座底面,所述插座侧面开设有一用于电路通断检测的测试部。
在图1所示的新型连接器结构示意图中,所述新型连接器包括插座和插针,该插座包括一插座底面和一插座侧面,该插针穿设在插座底面,所述插座侧面开设有一用于电路通断检测的测试部。
在新型连接器焊接在电路板上时,其效果图如图2所示,所述插针对着焊盘进行焊接固定,若要对新型连接器进行检测时,如图3或图4所示,只需将测试工具通过测试部抵触在插针上。
在图3所示的第一新型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中,所述测试部为若干个圆柱状通道,所述圆柱状通道一端连通至插座侧面,所述圆柱状通道另一端连通至插针,其中,各圆柱状通道分别与各插针一一对应。更准确地说,所述插针的数量总计为11,所述圆柱状通道的数量总计也为11,所述每一个圆柱状通道分别朝向其各自所对应的插针,例如,在需要对标号为1至11号的其中一个插针进行检测其所在的电路是否接通时,将测试工具对准其中一个圆柱状通道对其进行测试,所述圆柱状通道背向插针的一端设置有倒角,所述倒角可以为0度至90度的任一值,包括75度。
在图4所示的第二新型连接器的结构图中,所述测试部为一条形通槽,所述条形通槽一端连通至插座侧面,所述条形通槽另一端连通至插针。其中,条形通槽与各插针对应。更准确地说,所述插针的数量总计为11,所述条形通槽同时朝向每一个插针,例如,在需要对标号为1至11号的其中一个插针进行检测其所在的电路是否接通时,将测试工具穿过条形通槽对该插针进行测试,所述条形通槽背向插针的一端也可以设置有倒角,所述倒角可以为0度至90度的任一值,包括75度。
在新型连接器焊接在电路板上时,由于圆柱状通道和条形通槽背向插针的一端设置有倒角,所以在测试工具穿过圆柱状通道或条形通槽时更加容易。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座上设置测试部,并将测试部朝向插针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若干个圆柱状通道,分别朝向其所对应的插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条形通槽,朝向所有插针,如需进行检测,只需将测试工具穿过测试部后抵触在插针上,使得对新型连接器进行排故检测更加容易,这样检测操作便捷,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新型连接器;
图2为新型连接器焊接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新型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新型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座侧面;2、插针;3、焊盘;4、电路板;5、焊锡;6、圆柱状通道;7、倒角;8、条形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的传统的新型连接器,所述新型连接器焊接在电路板4上时,插座底面与电路板4之间是完全抵触的,而插针2由被焊锡5所包围,因此在需要对新型连接器进行排故检测时,检测工具是无法插入到插座底面与电路板4之间对插针2进行触碰的,只有将插头拔下,然后再对插针2进行触碰以进行到一个测试,然后在电路板4另一面的焊点上进行到一个测试,当需要测试的新型连接器的数量较多时,则存在操作复杂、繁琐,造成工作费时、费力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捷仕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捷仕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2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90°弯脖X射线高压电缆插头
- 下一篇:一种C型线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