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气井井口压力进行膜分离的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1730.X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6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周红军;江皓;浦鹏;张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中石大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陶敏;黄健 |
地址: | 102249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气井 井口 压力 进行 分离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分离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气井井口压力进行膜分离的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烷烃,其中以甲烷为主,此外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和少量的一氧化碳,通常需要对天然气进行净化以去除原料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从而使其满足天然气产品标准。例如作为民用燃料的天然气,要求其总硫含量≤200mg/m3,硫化氢含量≤20mg/m3,二氧化碳含量≤3%,水露点在交接点压力下比输送条件下最低环境温度低5℃。常规天然气资源相对集中,并且处理规模大,目前普遍采用胺法脱硫脱碳及甘醇脱水工艺。
除常规天然气外,我国还包括许多非常规的能源资源,例如页岩气及其它一些小规模的天然气等,其组成虽与天然气相似,但二氧化碳含量相对较高,有的甚至高达80%。由于这些能源资源具有资源分散、产气量少、质量不稳定、稳产时间短等特点,因此,利用常规天然气净化处理工艺对这些非常规能源资源进行净化存在投资大、设备操作稳定性差、经济效益低等缺陷。目前,尚无可借鉴的成熟技术和经验对这些非常规的能源资源进行规模性地开发利用,从而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气体膜分离技术是在压力的驱动下,借助气体中各组分在高分子膜表面上的吸附能力及膜内溶解-扩散上的差异(即渗透速率差异)来对气体中的组分进行分离的过程。气体在膜两侧的压力差作用下,渗透速率相对较快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氦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透过膜而在膜的渗透侧得到富集(渗透气),而渗透速率相对较慢的气体,如甲烷、氮气、一氧化碳、氩气等则在膜的滞留侧被富集(渗余气),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目前,用于气体膜分离的高分子膜主要有聚烯烃、纤维素类、聚砜、聚酰亚胺、有机硅材料及聚硅酸酯等,其中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因具有操作压力高、通量大、分离系数高等优势而备受青睐。
随着对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以及小规模气井的开采,需要发展小型化、移动式、易操作、低成本的净化提纯系统,气体膜分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气井井口压力进行膜分离的装置和系统,该装置和系统可应用于有一定的井口压力、含CO2较多、规模较小的天然气和页岩气气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气井井口压力进行膜分离的装置,包括至少一级膜组件,所述膜组件上设有原料气进口、渗余气出口和渗透气出口,所述原料气进口通过刚性管道与气井的缓冲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级膜组件包括多级串联或并联设置的膜组件。膜组件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井口压力大、原料气产量高时,可以设置多个并联的膜组件,从而使原料气同时进入多个并联的膜组件;而在上一级膜组件无法满足分离需求时,则可以串联下一级膜组件,直至满足分离需求。并且,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膜组件具有中空纤维膜,例如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乙酸纤维素中空纤维膜、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空纤维膜、聚砜中空纤维膜等。此外,可以在所述至少一级膜组件上设置阀门,从而对中空纤维膜内外的压力差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利用一些气井具有一定的井口压力这一特点,使气井中的原料气带压进入膜分离装置进行分离,从而无需额外增加压缩设备即可实现膜分离,因而有效地节约了投资和运行成本。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满足原料气气井具有大于1MPa的井口压力、原料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以及可以采用膜对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它组分进行分离的前提下,对原料气的其它组分没有严格要求。原料气例如可以包括甲烷和二氧化碳,该原料气经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分离后,可以形成富含甲烷的渗余气和富含二氧化碳的渗透气。特别是,原料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含量可以为5~80%,进一步可以为5~4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级膜组件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级膜组件和第二级膜组件,所述第一级膜组件上设有气体进口、渗余气出口和渗透气出口,所述第二级膜组件上设有气体进口、渗余气出口和渗透气出口;
所述第一级膜组件的气体进口与所述气井的缓冲设备连接;
所述第一级膜组件的渗透气出口与所述第二级膜组件的气体进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级膜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三级膜组件,其上设有气体进口、渗余气出口和渗透气出口,第三级膜组件可根据原料组成和前两级膜的提纯效果确定连接位置,例如,所述第一级膜组件的渗透气出口与所述第三级膜组件的气体进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中石大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中石大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17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滚筒自动调高的采煤机
- 下一篇:气能强制举升水或油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