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5kV并联电容器开关恢复过电压抑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1182.0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7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良;金涌涛;姚志周;李特;余绍峰;赵启承;胡叶舟;金宇波;申屠洁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温州市凯泰特种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5 kv 并联 电容器 开关 恢复 过电压 抑制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电压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5kV并联电容器开关恢复过电压抑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实现电网的无功补偿,三相35kV交流电配电系统中通常采用并联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设备,以提高电网电压和功率因数,减少线路的损耗。
三相35kV交流电配电系统中包括三相35kV交流电输送线路,每一相35kV交流电输送线路上包括有断路器和电容器组,当电力系统负载发生变化时,三相35kV交流电配电系统中的一相或多相的线路被断路器自动切断或闭合,起到了分配电能和保护线路等作用。
然而,当某一相线路的断路器的投切开关被切断时,该相线路上的电容器组上的残存电荷无法在短时间内被释放,由于断路器的投切开关承受的电压大小为,该相线路上的交流电压源的电压和电容器组的残余直流电压的差值,所以,当该相线路上的交流电压源的电压方向与上述电容器组的电压方向相反,且交流电压源的电压大小较大时,投切开关便可能承受着较大的电压,即承受着较大的恢复过电压,当恢复过电压的电压值超出了断路器的绝缘恢复强度时,投切开关便会发生重燃现象,从而影响了线路的安全可靠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如何降低投切开关的恢复过电压,从而提高线路的安全可靠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5kV并联电容器开关恢复过电压抑制电路,降低了投切开关的恢复过电压,从而提高了线路的安全可靠性。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35kV并联电容器开关恢复过电压抑制电路,包括三相35kV抑制电路,每一相35kV抑制电路均包括依次串联的断路器和容性器件,容性器件包括两个串联的电容器模块,每一个电容器模块包括两个串联的电容器组,每个电容器组包括N个并联的电容器,N为正整数,每个电容器模块的两端均并联有一个释放电容器模块上残留的直流电压的抑制器。
优选的,所述断路器为真空断路器。
优选的,所述断路器为六氟化硫断路器。
优选的,所述容性器件中的每一个电容器的电容值相同。
优选的,所述抑制器为两套管式抑制器,所述两套管式抑制器包括一个抑制单元。
优选的,所述抑制器为三套管式抑制器,所述三套管式抑制器包括两个抑制单元。
优选的,所述抑制单元包括铁芯和一次线圈,所述一次线圈缠绕在所述铁芯上。
优选的,所述铁芯为非晶合金铁芯。
优选的,所述抑制单元还包括二次线圈,所述二次线圈缠绕在所述铁芯上。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每一个电容器模块上并联了一个抑制器,当某一相抑制电路上的断路器被切断时,该相抑制电路上的抑制器和相应的电容器模块构成一个放电回路,抑制器能够快速的消耗掉电容器模块上的残余电荷,降低了电容器模块上的残留直流电压,从而降低了投切开关的恢复过电压,提高了线路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35kV并联电容器开关恢复过电压抑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公开的另一种35kV并联电容器开关恢复过电压抑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抑制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公开的两套管式抑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公开的三套管式抑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公开的第一相35kV抑制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公开的第一相35kV抑制电路在真空断路器的投切开关闭合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公开的第一相35kV抑制电路在真空断路器的投切开关被切断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二公开的第一相35kV抑制电路在真空断路器的投切开关被切断时的二次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温州市凯泰特种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温州市凯泰特种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1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雷击突波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物流园区信息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