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彩色耳窥镜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1161.9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6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宁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来斯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7/02;A61B1/227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宋羽 |
地址: | 20161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彩色 耳窥镜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人耳内部环境探测和定位的3D彩色耳窥镜镜头。
背景技术
伴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高像素图像的长距离无线传输成为可能,在数码成像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种技术给了各种传统领域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随着电子技术和光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探测领域也开始越来越多的使用镜头成像来直观、具体的表现探测区域的特征和状态,尤其是肉眼很难看得见的区域,比如人体内部器官、耳朵内部等。
关于耳朵内部的探测,常规有额镜、鼓气耳镜、电耳镜等技术,但这些技术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更加先进的3D彩色耳窥镜应运而生。使用两个镜头(模拟人眼的结构)通过相似的成像来准确、清晰呈现耳内的情况,再配以图像传感器、照明装置、图像转换控制电路与计算机相连组成的管状的图像摄取装置,将所摄取的图像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显示、储存、打印及通过互联网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用于人耳内部环境的探测和定位的3D彩色耳窥镜镜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3D彩色耳窥镜镜头,所述镜头包括镜筒以及依次设置在镜筒内的若干镜片:所述若干镜片由物侧至成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以及第五镜片组成;所述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之间设有光阑孔;
第一镜片物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8.372mm,第一镜片像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2.810mm,所述第一镜片的中心厚度为0.65mm;
所述光阑孔的表面为光阑孔面,其为虚拟面,光阑孔面到第二镜片物面中心顶点的距离为1.200mm;
第二镜片物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27.773mm;第二镜片像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5.984mm,所述第二镜片的中心厚度为2.500mm;
第三镜片物面为球面,其曲率半径为6.320mm;,第三镜片像面与第四镜片物面间的距离为0,且两者表面曲率半径相同;第三镜片像面和第四镜片物面均为球面,其曲率半径均为-4.794mm,所述第三镜片的中心厚度为2.6mm;第二镜片像面中心顶点到第三镜片物面中心顶点间的距离为0.95mm;
第四镜片像面为平面;第四镜片的中心厚度为0.5mm;
第五镜片物面为平面,第五镜片像面也为平面,第五镜片的中心厚度为0.55mm;第四镜片像面到第五镜片物面的距离为0.6mm;第五镜片像面中心顶点到镜头成像面中心顶点的距离为4.976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筒由黑色PC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片的两端通过镜帽固定在镜筒内,所述镜帽为L型,安装时,镜帽的一端夹持在镜筒壁上,另一端夹持在第一镜片的两端部的第一镜片物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之间设有隔圈,所述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之间设有隔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帽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圈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控镜头的焦距为0.97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控镜头的水平视场角为8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用于人耳内部环境的探测和定位,其成像准确、清晰,具有水平视场角80°的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镜头光学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镜头在100lp/mm时的MTF曲线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镜头视场角光路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来斯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桑来斯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11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形眼镜模压法制坯溢出原料液的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万米ARV光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