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0967.6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7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徐强;樊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7/14 | 分类号: | F16D2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02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离合器,尤其涉及汽车空调发动机和压缩机之间设置的电磁离合器。
背景技术
离合器设置在动力源向执行件传递旋转力的路径上,实现动力传递继续或停止。压缩机的电磁离合器可将汽车发动机的转动传递到压缩机上的传动件,其包括与发动机连接的皮带轮、与压缩机主轴连接的吸盘、通电状态下将皮带轮励磁从而使皮带轮和吸盘吸合的线圈。皮带轮是通过轴承安装在压缩机前盖上。
授权公告号CN285659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离合器皮带轮”如图3所示,其中,轴承52与皮带轮51铆接固定。铆接是冲压皮带轮孔口,使材料变形产生多个径向突出的铆点,将轴承52限制在孔中。因而皮带轮51与轴承52之间为点接触。该接触方式导致电磁力明显减弱,进而影响离合器的吸合电磁力,打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离合器,其能增强电磁吸合力。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电磁离合器,包括第一旋转件、第二旋转件、与所述第一旋转件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二旋转件连接的吸盘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件上的励磁线圈组件,所述励磁线圈组件包括绕组、外壳和外壳盖,所述第一旋转件具有中孔,内设轴承;其特点是,所述中孔的孔口内过盈压装设置一环形片,所述环形片由导磁材料制成,其一端侧与所述轴承的外圈面面接触,限制所述轴承的外圈,且所述环形片的另一端侧与所述外壳盖对置,并与外壳盖存在一间隙,所述绕组通电形成的磁力线回路经过所述环形片。
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环形片的径向内周面位于所述轴承的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所述轴承的外圈端面全部与所述环形片的一端侧接触。
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轴承套在固定部件上,所述外壳盖通过轴用弹性挡圈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上,所述环形片与所述外壳盖的间隙不大于轴用弹性挡圈的厚度。
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第一旋转件为传递旋转力矩至压缩机的皮带轮,所述第二旋转件为压缩机的主轴上连接的轮毂,所述固定部件为压缩机的前盖。
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环形片为纯铁材料。
比较现有技术的铆接形式,设置了环形片的电磁离合器的电磁力明显增大。原因在于环形片能传导一部分磁力线,可以与第一旋转件、第二旋转件、外壳和外壳盖共同构成磁力线回路,以增加吸合电磁力。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安装在压缩机上的电磁离合器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电磁离合器的磁力线回路的示意图。
图3为专利文献CN2856595Y的离合器皮带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以及后续其他的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压缩机的电磁离合器设置在发动机向压缩机传递旋转力的路径上,实现动力传递继续或停止。如图1所示,压缩机包括受驱动而旋转的主轴30以及压缩机构(未示出)。电磁离合器吸合时,发动机上的旋转力通过电磁离合器传递给主轴30。主轴30旋转工作中,压缩机构给予主轴30一负载,该负载过大时,电磁离合器上的吸合力可能因不足而产生打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0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客车电控离合分离系统
- 下一篇:一种快速拆卸连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