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链条同步牵引回转式清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0848.0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8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耿相臣;耿聃;单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相臣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日照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条 同步 牵引 回转 式清污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转式清污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回转式清污机,每个独立清污齿耙组只有两条牵引链条进行牵引,造成齿耙管承载能力较差,致使其必须具有足够大的管径和壁厚才能满足负载要求,不仅造成其自身材料浪费,并且增加牵引链条和驱动机构的选型要求,不便于生产、搬运、装卸、安装调试和维修更换,增加运行能耗,加大运转部件磨损速度,降低使用寿命。
2010年5月12日公开的申请号为 CN200910229897的“联体回转式清污机”中国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至少两套完全独立的清污耙系统,并分别通过各自的两根牵引链条和动力机构进行驱动,借以提高齿耙管的承载能力。但该技术不仅需要增加相应数量的驱动机构,而且提高齿耙管负载能力有限,同时还存在两套清污耙系统之间形成很大阻水区域的问题。2013年6月26日公开的申请号为CN201220669554的“一体多机分流回转式清污机”中国专利,仅是在联体回转式清污机两套清污耙系统之间连接边梁上设置分流装置减小过水阻力,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不足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多条链条同步牵引的回转式清污机,包括驱动大轴、牵引链轮、牵引链条、齿耙管和连接板,其牵引链条至少为3条,所有牵引链轮安装在同一大轴上,提高齿耙管承载能力,克服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现有技术的同一根驱动大轴上,安装多条牵引链条和相应的驱动链轮,牵引链条通过连接板与齿耙管相连接,完成对清污齿耙组同步牵引,从而改善齿耙管受力条件,提高其承载能力,减少其耗材,降低其重量。根据力学计算,每增加1根牵引链条,齿耙管的承载能力比双链条时增加1倍。同时,随着齿耙自身重量减轻和牵引链条数量增加,对牵引链条和驱动机构的选型要求均可相应降低。所用牵引链条的具体条数,根据齿耙管所需长度和负载要求,通过综合考虑选择最优方案而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显著,不仅大幅提高齿耙管承载能力,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和齿耙管重量,降低牵引链条和驱动机构的选型要求,并且不会增加阻水断面。以4条牵引链条为例,其齿耙管的承载能力为双链条时的3倍;同为4条牵引链条,其齿耙管的承载能力为联体回转式清污机的1.5倍。
本实用新型与另案申请中国专利的“齿耙管非端头牵引回转式清污机”技术相结合,其效果更加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大轴 2.牵引链轮 3.牵引链条 4.道轨 5.连接板 6.齿耙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牵引链条3为4条,其中2条位于齿耙管6的两端,另外2条位于中部,通过连接板5与齿耙管6相连,同一根齿耙管6上的连接板5间隔距离相等。
内侧连接板5通过开有与齿耙管6外周壁相应的缺口与其连接在一起。
在栅体底部和前后两侧对应位置铺设4条道轨4,在驱动大轴1对应位置安装4只牵引链轮2。
该实施方式,齿耙管6的承载能力为双链条牵引时的3倍。
实施例2:
参照图2,本实施例牵引链条3为3条,并采用另案申请中国专利的“齿耙管非端头牵引回转式清污机”技术,通过连接板5与齿耙管6相连;每根齿耙管6共有3块连接板5,其中1块位于齿耙管6的中间位置,另外两块与各自相邻的齿耙管6端头距离为齿耙管6总长度的1/10。
所有连接板5通过开有与齿耙管6外周壁相对应的缺口与其连接在一起。
在栅体底部和前后两侧对应位置铺设3条道轨4,在驱动大轴1对应位置安装3只牵引链轮2。
该实施方式,齿耙管6的承载能力为双链条通过齿耙管端头牵引时的2.5倍。
实施例3:
参照图3,本实施例牵引链条3为4条,并采用另案申请中国专利的“齿耙管非端头牵引回转式清污机”技术, 4条牵引链条3通过连接板5与齿耙管6相连;每根齿耙管6共有4块连接板5,其中外侧两块与各自相邻的齿耙管6端头距离为齿耙管6总长度的1/14;同一根齿耙管6上4块连接板5间隔距离相等。
所有连接板5通过开有与齿耙管6外周壁相对应的缺口与其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相臣;,未经耿相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08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寒地区钻孔桩护筒
- 下一篇:一种U型渠现浇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