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图画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0169.3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8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刚 |
主分类号: | G09B1/06 | 分类号: | G09B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画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历史教学用具,特别是涉及图画夹具。
背景技术
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教学生动,在课堂常常需要结合图画如地图、图片进行授课等。图画不方便携带,折叠携带容易产生折痕损坏图画,而且在授课时需要用胶带粘在黑板或者用图钉固定在墙壁,也会对图画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图画携带不便、悬挂不便,容易造成损伤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图画、悬挂方便,避免图画受损的图画夹具。
一种图画夹具,包括:
第一弹性夹杆,第一弹性夹杆包括第一底面和在第一底面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夹持边,两个第一夹持边和第一底面形成第一容纳腔,两个第一夹持边逐渐合拢形成用以夹持图片边缘的第一夹持口;第一底面两端部均设有弹性绳套。
第二弹性夹杆,第二弹性夹杆包括第二底面和在第二底面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夹持边,两个第二夹持边和第二底面形成第二容纳腔,两个第二夹持边逐渐合拢形成用以夹持图片边缘的第二夹持口;第二弹性夹杆可收纳于第一容纳腔内。
进一步地,当第二弹性夹杆可收纳于第一容纳腔内时,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平行,第二夹持口朝向第一底面。
进一步地,第一底面的外壁中部设有挂钩。
进一步地,第一夹持边在第一夹持口的端部平整,第二夹持边在第二夹持口的端部平整。
进一步地,第一夹持边的端部和第二夹持边的端部均设有橡胶层。
上述图画夹具,包括第一弹性夹杆和第二弹性夹杆,使用时将第一弹性夹杆从第二弹性夹杆中抽出,第一弹性夹杆的第一夹持口夹持图画的一端,第二弹性夹杆的第二夹持口夹持图画的另一端。在携带图画时,由于第二弹性夹杆较小,因此可将图画以第一弹性夹杆为轴卷起收拢,收拢后体积小,携带方便,图画上没有折痕。在授课时,可通过弹性绳套将图画悬于黑板上的固定物如铁钉等,通过图画的自重和第二弹性夹杆的重量将图画拉伸展开,便于教学。当图画夹具无需使用时,可将第二弹性夹杆收纳于第一弹性夹杆内,第一夹持边将第二弹性夹杆紧密压在第一容纳腔内,同时弹性绳套套住第一夹持口,二者同时作用避免第二弹性夹杆从第一弹性夹杆内滑落。上述图画夹具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便于携带图画,方便悬挂图画,避免图画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图画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弹性夹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弹性夹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弹性夹杆;110、第一底面;120、第一夹持边;130、第一容纳腔;140、第一夹持口;150、弹性绳套;160、挂钩;200、第二弹性夹杆;210、第二底面;220、第二夹持边;230、第二容纳腔;240、第二夹持口。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图画携带不便、悬挂不便,容易造成损伤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图画、悬挂方便,避免图画受损的图画夹具。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图画夹具,包括:
第一弹性夹杆100,第一弹性夹杆100包括第一底面110和在第一底面110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夹持边120,两个第一夹持边120和第一底面110形成第一容纳腔130,两个第一夹持边120逐渐合拢形成用以夹持图片边缘的第一夹持口140。第一底面110两端部均设有弹性绳套150。第二弹性夹杆200包括第二底面210和在第二底面210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夹持边220,两个第二夹持边220和第二底面210形成第二容纳腔230,两个第二夹持边220逐渐合拢形成用以夹持图片边缘的第二夹持口240。第二弹性夹杆200可收纳于第一容纳腔130内。
第一弹性夹杆100和第二弹性夹杆200可以采用塑料或者金属制成。第一夹持边120和第二夹持边220具有一定弹性。以第一弹性夹杆100为例,当图画或第二弹性夹杆200伸入第一夹持口140中时,第一夹持边120发生形变,具有恢复原状的弹力,弹力使得第一夹持边120紧紧夹持夹持物。优选的,第一弹性夹杆100可采用密度较小的材料制成如塑料,第二弹性夹杆200可采用密度较大的材料制成,如金属铁片,增大第二弹性夹杆200的重量以将图画拉伸展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刚,未经刘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01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文教学展示仪
- 下一篇:石油钻井传感器无线通信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