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式软体密封的震源药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9839.4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5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姬进堂;宋秀叶;赵建平;袁治雷;王威龙;王高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江阳兴安民爆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3/08 | 分类号: | F42B3/08;G01V1/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张宏 |
地址: | 03004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式 软体 密封 震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震源药柱,特别是一种机械式软体密封的震源药柱。
背景技术
震源药柱主要由主装药、传爆药柱、塑料壳体、雷管座组成。主装药遇水后就会发生半爆或拒爆的问题,故塑料壳体与雷管座的密封成为影响震源药柱爆炸性能的关键技术。《GB15563-2005震源药柱》要求震源药柱密封后,在压力为0.3Mpa的条件下,保持48小时。取出后进行起爆感度试验,爆炸完全。
目前,震源药柱外壳的密封方式主要有两种:1、利用充填性的热熔胶。将胶在高温条件下熔化,填充于壳体与雷管座之间,达到密封的作用。这种方式已使用多年,技术比较成熟。但随着勘探环境的越来越恶劣,胶合部分易开裂及与壳体分离,起不到密封作用。另一种方式是高温焊接密封。这种方法现在大部分企业采用。其存在的问题一是高温,本质安全度不高;二是存在焊接不可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可靠、安全的机械式软体密封的震源药柱。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械式软体密封的震源药柱,包括主装药壳体和雷管座,还包括密封圈和自锁盖,主装药壳体前端设有环形逆向锁并向前延伸形成一段外螺纹部,雷管座从外螺纹部开口端装入主装药壳体内部,雷管座与螺纹部前端面接触并在接触面上设密封圈,自锁盖开口端设有环形逆向锁与主装药壳体前端的逆向锁连接,自锁盖内部有内螺纹与螺纹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在主装药壳体与雷管座之间增加软体材料制成的密封垫,利用它们之间的配合起到了密封作用。并在雷管座压入主装药壳体后装上自锁盖,自锁盖与主装药壳体的连接中增加逆向锁,进一步加强了密封,满足了在高压力下产品的密封,也防止了密封圈的脱落,满足了在盐碱地,深海中,高压深井的地震勘探,在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机械式软体密封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确保密封可靠的同时克服了高温操作的安全隐患。其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装配过程中,只采用简单工装,不必用专门的生产线,减少了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装药壳体,2-雷管座,3-密封圈,4-自锁盖,5-逆向锁,6-螺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清楚、完整的描述。
图1所示的机械式软体密封的震源药柱,包括主装药壳体1和雷管座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3和自锁盖4,主装药壳体1前端设有环形逆向锁5并向前延伸形成一段外螺纹部6,雷管座2从外螺纹部6开口端装入主装药壳体1内部,雷管座2与螺纹部6前端面接触并在接触面上设密封圈3,自锁盖4开口端设有环形逆向锁5与主装药壳体1前端的逆向锁5连接,逆向锁5是一个卡扣结构,自锁盖4内部有内螺纹与螺纹部连接。
首先将主装药灌入主装药壳体1内,再将雷管座2和密封圈3连同起爆药柱一同压入主装药壳体1,再旋入自锁盖4,完成装配。
这种结构应用于震源药柱的各种规格及所有品种。震源药柱直径从Ф45mm到Ф85mm,主装药从水胶炸药、乳化炸药、铵梯炸药等均可采用这种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不局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多种变形和改变,凡在本实用新型构思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改进和等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江阳兴安民爆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江阳兴安民爆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98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备线夹钻孔定位尺
- 下一篇:换热器水室分程隔板上检修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