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瘘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9818.2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7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常枫;潘铁军;涂忠;刘伟;周道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地址: | 43007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瘘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造瘘管。
背景技术
膀胱穿刺造瘘、肾穿刺造瘘已经成为治疗膀胱尿潴留及肾积水的常用方法。
现有技术中的膀胱穿刺造瘘是通过穿刺造瘘套针直接于耻骨上作膀胱穿刺,拔出套针芯,用相应管径的导尿管从套针腔插入膀胱。这种造瘘套针在穿刺过程中可能误穿刺入腹腔造成肠管损伤,以及可能损伤膀胱血管而导致大出血,特别是因穿刺压力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或加重病情可能。这就需要一个更安全、能减小患者痛苦的造瘘器来替代目前的造瘘套针。
同时,由于膀胱穿刺造瘘术后行持久性引流,因造瘘管长期留置会造成感染、为防止造瘘管破裂等原因,故造瘘管需要定期更换,但是现有技术条件下更换造瘘管很不方便,常常需要手术辅助,造瘘管也容易发生脱出和尿外渗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造瘘管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安全、结构简单、便于更换、避免脱出和尿外渗的造瘘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造瘘管,一种造瘘管,包括排液腔、排液管道和位于排液管道前端的排液孔,排液腔与排液管道相通;还包括扩张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扩张装置包括球囊,所述球囊设有注水口,所述球囊黏贴于所述排液管道外壁并包裹排液管道;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气囊、气囊注水腔和连通气囊和气囊注水腔的气囊注水管;所述气囊安装于球囊与所述排液孔之间。
优选地,所述扩张装置还包括球囊注水管和球囊注水腔,所述球囊的注水口连接球囊注水管,所述球囊注水管连接球囊注水腔。
优选地,所述球囊注水管上靠近所述球囊注水腔处设置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气囊注水管上靠近气囊注水腔处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注水管置于所述排液管道内,气囊注水管一端穿过排液管道侧壁与所述气囊相通,另一端从排液管道侧壁穿出与气囊注水腔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注水管置于所述球囊内,一端穿过球囊侧壁与所述气囊相通,另一端从球囊侧壁穿出与气囊注水腔相通。
优选地,所述球囊较排液管道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造瘘管结构基础上,设计了扩张装置和固定装置,采用球囊作为扩张装置,采用气囊作为固定装置,基于所述扩张装置和固定装置,采用膀胱球囊扩张造瘘管,球囊设置注水口,通过注水使球囊充盈保证造瘘管扩张至F16,为形成窦道今后更换膀胱造瘘管创造了条件,方便更换;造瘘管通过气囊固定,牵拉造瘘管后气囊贴于膀胱前壁并堵塞膀胱瘘口,避免了造瘘管脱出和尿外渗。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优化的球囊和气囊的结构,使得结构设置更加合理安全,使用方便,适应性强,制备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造瘘管,为方便说明,附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典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排液管道1、排液腔2和位于排液管道1前端的排液孔3,排液腔2与排液管道1相通;还包括扩张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扩张装置包括球囊41、球囊注水口43;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气囊51、气囊注水腔52和连通气囊51和气囊注水腔52的气囊注水管53;球囊41黏贴于所述排液管道1外壁并包裹排液管道1;所述气囊51安装于球囊41与所述排液孔3之间。
优选地,所述球囊41较排液管道1短。
优选地,所述气囊注水管53上靠近气囊注水腔52处设置有阀门54。
优选地,所述气囊注水管53置于所述排液管道1内,一端穿过排液管道1侧壁与所述气囊51相通,另一端从排液管道1侧壁穿出与气囊注水腔52相通。
优选地,所述气囊注水管53置于所述球囊41内,一端穿过球囊41侧壁与所述气囊51相通,另一端从球囊41侧壁穿出与气囊注水腔52相通。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98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打呼噜及睡眠呼吸暂停的装置
- 下一篇:医用多功能约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