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压缩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98389.7 | 申请日: | 2014-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9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梁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1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贾玉姣 |
| 地址: | 52833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旋转式压缩机的排气结构是影响压缩机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首先,排气口与气缸中心之间的设计距离会影响气缸上的连通口(月牙口)的余隙容积和排气阻力,该距离设计的不好容易造成活塞内圈和排气口发生串通泄漏的问题,其次,排气口角度设计不好会引发滑片端面泄漏以及过压缩的问题,同时会影响排气顺畅性,再次,排气口的口径设计不好将导致余隙容积过大、容积效率下降、排气阻力增加的问题,最后,月牙口和排气口的配合设置位置关系也会影响排气顺畅性和余隙容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旋转式压缩机,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排气性能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具有压缩腔,所述气缸上形成有第一连通口和径向延伸的滑片槽,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压缩腔连通;活塞,所述活塞设在所述压缩腔内,且所述活塞沿所述压缩腔的内壁可滚动;滑片,所述滑片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滑片槽内,且所述滑片的内端与所述活塞的外周壁止抵;以及两个轴承,所述两个轴承分别设在所述气缸组件的轴向两端,所述两个轴承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通口连通的第一排气口,其中在所述气缸的横向截面上、所述第一排气口完全覆盖所述第一连通口、覆盖部分所述滑片和部分所述活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可以有效地降低排气阻力,提高排气顺畅性,减小压缩容积和余隙容积,提高了旋转式压缩机的排气效率、容积效率以及整体性能。
具体地,所述第一排气口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在所述气缸的横向截面上、所述第一排气口的中心与所述压缩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R1,所述R1满足:L1-R2≤R1≤L1-R2+2mm,其中,所述R2为所述第一排气口的半径,在所述气缸的横向截面上、所述L1为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与所述压缩腔的中心的距离最远点和所述压缩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压缩腔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在所述气缸的横向截 面上、所述第一排气口的中心与所述压缩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R1,所述R1满足:R1≥R2+R3+1mm-L2,其中,所述R2为所述第一排气口的半径,所述R3为所述压缩腔的半径,所述L2为所述活塞的壁厚。
具体地,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压缩腔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在所述气缸的横向截面上、所述第一排气口的中心与所述压缩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R1,所述R1满足:R3-5mm≤R1≤R3,其中,所述R3为所述压缩腔的半径。
具体地,在所述气缸的横向截面上、所述第一排气口的中心与所述压缩腔的中心的连线和所述滑片槽的中心线之间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满足:β-2°≤α≤β+2°,其中,在所述气缸的横向截面上、所述β为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中心与所述压缩腔的中心的连线和所述滑片槽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
具体地,所述第一排气口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一排气口的半径为R2,所述R2满足:R1sinα-L3/2≤R2≤R1sinα-L3/2+2mm,其中,在所述气缸的横向截面上、所述R1为所述第一排气口的中心与所述压缩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气缸的横向截面上、所述α为所述第一排气口的中心与所述压缩腔的中心的连线和所述滑片槽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所述L3为所述滑片槽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口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一连通口的半径为R4,所述R4满足:R2-1mm≤R4≤R2+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83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型材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7点探测循环的五坐标加工中心坐标系确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