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压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7259.1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0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向前;钟小英;黄淑芳;谢永红;张菊花;李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县新城供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徐庆莲 |
地址: | 514700 广东省梅州市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压辊。
背景技术
压辊的作用是把挤塑或压延的薄膜均匀地与基材压贴在一起。在胶黏带制造过程中也可把涂有胶料的基材与防粘材料压贴在一起。有时也指压花机上的橡胶辊,它可与刻花辊配合,在料片上进行均匀压花。
现有圆锥形工件一般是通过对圆锥管件的高强度挤压成型,但挤压辊还存在一定不足,如挤压辊挤压时局部受力,挤压辊与管件的接触面较小,容易造成施力不均匀,挤扁或损伤管件,且管件圆度不高。挤压辊自身在生产过程中,受到高强度挤压,挤压辊表面容易变粗糙,影响管件的质量。而且目前的挤压辊在使用过程中,易使产品与压辊表面不脱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压辊。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压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中心处为辊轴孔,所述辊轴孔两侧设置有注油孔,所述辊体的圆周外壁上设有耐磨层,并在辊体的圆周外壁上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个凹槽,相邻的凹槽之间的角度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层为合金材料制成,其厚度为2-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截面为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截面为矩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注油孔为圆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辊能受力均匀地加工出圆度较高的圆锥管件,在辊体的圆周壁上设置有凹槽,能够防止在压制过程中,管件与压辊之间不会粘接在一起,提高了压制的效率;通过在辊体的表面设置有耐磨层,使得辊体表面不易磨损,生产的工件质量高,挤压辊的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辊体;2-辊轴孔;3-凹槽;4-注油孔;5-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新型压辊,包括辊体1,所述辊体1中心处为辊轴孔2,所述辊轴孔2两侧设置有注油孔4,所述辊体1的圆周外壁上设有耐磨层5,并在辊体1的圆周外壁上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个凹槽3,相邻的凹槽3之间的角度相等,所述耐磨层5为合金材料制成,其厚度为2-5mm。
所述凹槽3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注油孔4为圆孔。
实施例二:
所述一种新型压辊,包括辊体1,所述辊体1中心处为辊轴孔2,所述辊轴孔2两侧设置有注油孔4,所述辊体1的圆周外壁上设有耐磨层5,并在辊体1的圆周外壁上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个凹槽3,相邻的凹槽3之间的角度相等,所述耐磨层5为合金材料制成,其厚度为2-5mm。
所述凹槽3的截面为矩形,所述注油孔4为圆孔。
综上所述,通过在辊体的圆周壁上设置有凹槽,能够防止在压制过程中,管件与压辊之间不会粘接在一起,提高了压制的效率;通过在辊体的表面设置有耐磨层,使得辊体表面不易磨损,生产的工件质量高,挤压辊的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县新城供水有限公司,未经梅县新城供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72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盘管机下工作辊升降机构
- 下一篇:一种船舶用弧形板材加工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