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除尘式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6598.8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8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伦;邓帮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远达烟气治理特许经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3C3/16;B03C3/47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除尘式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燃煤电厂的烟气脱硫净化广泛采用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该技术能够去除烟气中的SO2和少量烟尘及雾滴,然而其难以处理烟气中SO3酸雾、PM2.5及PM10以下微细烟尘,烟气中携带的烟尘及液滴排放到电厂及其周边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湿式电除尘器作为烟气中微细颗粒物、SO3酸雾及气溶胶等的精处理设备,可有效控制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其已成为燃煤电厂烟气治理中的关注热点。湿式电除尘器脱除粉尘分为荷电、集尘、清灰三个步骤,其工作原理为:金属放电极在直流高电压的作用下,在其周围发生电离,由此而产生的电晕电流向集尘极板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如果碰到烟气中的尘粒或雾滴,则与之结合形成带电粒子,该粒子在电场中受到库仑力的作用而向集尘极板运动,当运动到集尘极表面时,随连续水膜流出。目前也有将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与湿式电除尘技术结合应用的装置,但是该装置的使用寿命低,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高,其原因至少包括:第一,进入脱硫塔的烟气普遍温度过高,加重了脱硫和除尘的负荷;第二,湿式电除尘器的集尘极板所形成的水膜并不均匀,存在沟流现象,在处理燃煤烟气时易引起腐蚀、液结。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就需要一种电除尘式脱硫装置,使其能够降低进入装置内烟气的温度,减轻脱硫和除尘的负荷,同时能够消除集尘极板的沟流现象,避免集尘极板的腐蚀、液结,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除尘式脱硫装置,其能够降低进入装置内烟气的温度,减轻脱硫和除尘的负荷,同时能够消除集尘极板的沟流现象,避免集尘极板的腐蚀、液结,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式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本体及与所述脱硫塔本体连接相通的湿式电除尘器,所述脱硫塔本体设有进气烟道,所述湿式电除尘器包括放电极和集尘极板,所述进气烟道中连接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用于调节换热介质的流量的流量调节器;所述集尘极板的用于收集带电粉尘的集尘面为凹凸结构,所述集尘面下凹形成多个均匀布置的凹部,各所述凹部之间圆滑过渡连接。
进一步,所述换热器为管式换热器;所述换热介质为液体,所述进气烟道中的烟气在所述换热器的管外流动,所述换热介质在所述换热器的管内流动。
进一步,所述流量调节器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进液管道上。
进一步,所述脱硫塔本体的顶部与湿式电除尘器的底部相连通并且在连接处设有气液分离机构,从所述脱硫塔本体脱硫后的烟气通过气液分离机构流向湿式电除尘器,从所述湿式电除尘器流下的冲洗水通过气液分离机构流出。
进一步,所述气液分离机构上方设有烟气分布板,所述烟气分布板固定在所述湿式电除尘器的内壁,并且所述烟气分布板上均匀设有供烟气通过的气孔。
进一步,所述集尘极板包括底板和面板,所述底板和面板通过双面点焊连接,并且所述凹部以焊点为中心。
进一步,所述凹部按行排列,同行凹部的中心点在同一横向直线上,相邻行间凹部的中心点在纵向方向上交错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除尘式脱硫装置,结合了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和湿式电除尘器的优势,能够在大烟气量、高烟气流速的工况下高效去除烟气中的SO2和SO3酸雾、PM2.5及PM10以下微细烟尘、水雾、石膏雾滴,实现洁净排放;通过在进气烟道处设置换热器,烟气在进入脱硫装置前必须与换热器中的换热介质进行热量交换,能够降低进入设备内烟气的温度,减轻设备的除尘负荷;同时,集尘极板的集尘面为凹凸结构,凹部对水流具有导向作用和均匀分配作用,使沿集尘面流动的水流形成均匀水膜,消除集尘极板的沟流现象,避免集尘极板的腐蚀、液结;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延长脱硫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集尘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远达烟气治理特许经营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远达烟气治理特许经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65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反渗透膜冲洗机
- 下一篇:氯化石蜡生产中尾气吸收用新型吸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