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护手型金属管提手及带金属管提手的背包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96000.5 | 申请日: | 2014-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1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朝晖 |
| 主分类号: | A45C13/26 | 分类号: | A45C13/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护手型 金属管 提手 背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管提手和带金属管提手的背包。
背景技术
在一些箱包尤其是背包上,通常会设置一提手,以丰富背包的携带方式。而现有技术中的大部分提手,均采用柔性材质,不方便受力,而当提装有重物的包时,手的受力不均匀,很容易导致不舒适感和疲劳感。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可代替传统的柔性提手的金属手提环,该金属手提环能有效改善手的受力不均匀的状况,提高舒适感。但是,这种金属手提环的两端口上为棱角比较锋利,从而易在使用过程不小心划伤手;而且,金属手提的两端口裸露在外不仅不美观,还容易刮伤衣物或者挂头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改善手的受力状况,提高提拉舒适性,又能防止划伤手的金属管提手及背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手型金属管提手,包括硬质的握持弯管、柔性受力带以及两柔性保护套;所述柔性受力带穿过握持弯管,柔性受力带的一端从握持弯管的一端口探出,另一端从握持弯管的另一端口探出,所述柔性受力带的两端均设有用于与箱包连接的连接部;所述两柔性保护套分别套在柔性受力带的两端,柔性保护套的底部用于与箱包连接,柔性保护套的顶部包裹住握持弯管的端部,柔性保护套的顶部还与柔性受力带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柔性保护套的顶部与柔性受力带利用缝合线固定连接,缝合线的位置紧贴在握持弯管的端部。
其中,所述柔性受力带的连接部为上窄下宽的形状,所述柔性保护套也为上窄下宽的形状。
其中,所述握持弯管为利于抓取的梯形,梯形的边角处设有圆弧状倒角。
其中,所述握持弯管为材质轻且不易变形的铝合金弯管,所述柔性受力带为韧性强的尼龙布,所述柔性保护套为韧性高且耐磨的涤纶布。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金属管提手的背包,包括背包主体、两柔性的背带和一金属管提手,所述两背包带固定在背包主体的背部,所述金属管提手固定在背包主体的顶部;所述金属管提手包括硬质的握持弯管、柔性受力带以及两柔性保护套;所述柔性受力带穿过握持弯管,柔性受力带的一端从握持弯管的一端口探出,另一端从握持弯管的另一端口探出,柔性受力带的两端均缝合在背包主体的顶部;所述两柔性保护套分别套在柔性受力带的两端,柔性保护套的底部缝合在背包主体的顶部,柔性保护套的顶部包裹住握持弯管的端部,柔性保护套的顶部还与柔性受力带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柔性保护套的顶部与柔性受力带利用缝合线固定连接,缝合线的位置紧贴在握持弯管的端部。
其中,所述柔性受力带的两端均为上窄下宽的形状,所述柔性保护套也为上窄下宽的形状。
其中,所述握持弯管为利于抓取的梯形,梯形的边角处设有圆弧状倒角。
其中,所述握持弯管为材质轻且不易变形的铝合金弯管,所述柔性受力带为韧性强的尼龙布,所述柔性保护套为韧性高且耐磨的涤纶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手型金属管提手,采用了硬质的握持弯管代替常规的柔性的提手,硬质的握持弯管在抓取时不容易变形,不会造成应力集中,使手的受力更为均匀,提高了舒适性。而且,还设置了两柔性保护套,柔性保护套一方面能够保护柔性受力带,使其免于磨损和划伤;另一方面,柔性保护套将握持弯管的两端包裹,能够避免在抓取时握持弯管的端部夹伤或划伤手,也可避免划伤或者钩挂衣物、头发等;进而提高了金属管提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护手型金属管提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握持弯管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带金属管提手的背包的结构图。
主要元件说明如下:
11、握持弯管 12、柔性受力带
13、柔性保护套 14、缝合线
15、背包主体 16、背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手型金属管提手,包括硬质的握持弯管11、柔性受力带12以及两柔性保护套13;柔性受力带12穿过握持弯管11,柔性受力带12的一端从握持弯管11的一端口探出,另一端从握持弯管11的另一端口探出,柔性受力带1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与箱包连接的连接部;两柔性保护套13分别套在柔性受力带12的两端,柔性保护套13的底部用于与箱包连接,柔性保护套13的顶部包裹住握持弯管11的端部,柔性保护套13的顶部还与柔性受力带12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朝晖,未经李朝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6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外油气地质考察专用包
- 下一篇:钥匙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