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位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5321.3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2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汶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桂丰三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曲家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位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场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停车场中的车位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已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家庭和单位的汽车拥有量迅速增长,汽车虽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人们常会因停车而引起争执,对停放车辆的管理业也成为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事项;虽然停车场和有些公共车位进行统一收费管理,但仍然有一部分单位和个人购买或租用的车位常常会被其他车辆非法占用,使合法车主无法停车,给合法车主带来诸多不便。为了防止车位被非法占用,人们在车位上设计了车位锁,但现有的车位锁存在结构复杂、加工不方便、生产成本高、使用不方便等诸多问题。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车位锁,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CN2013208148328就公开了本申请人的一件车位锁的实用新型专利,该车位锁包括固定在车位上的方形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具有升起和降下两种状态的挡车臂、在挡车臂升起时限制挡车臂降下的锁具;底座包括框体和固定在框体内的两根横杆,在框体和横杆上固定有与车位地面固定的螺栓;在每根横杆与框体之间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伸入到框体和横杆体内;挡车臂为倒“U”型两端分别与两根转轴固定,随转轴旋转实现挡车臂升起和降下两种状态;锁具包括固定在挡车臂端部的凸起和安装在框体上的杆锁,杆锁的锁孔与框体外侧平齐;当上锁时,锁杆放下阻止凸起向下转动实现阻挡挡车臂降下。实现挡车臂升起,阻止其它车辆停放,完成车位上锁功能。
这种方形车位锁由于采用了倒“U”型的挡车臂和在挡车臂端部设置凸起与杆锁实现上锁和落锁的结构,挡车臂上升和下降都很方便。但是,具有以下不足:
1、在挡车臂升起时,由于只有一根两端铰接在底座上的U挡车臂,相对单薄,容易破坏。
2、锁具安装在挡车臂接入到车座的两端中的一端,利用一个固定在该端的凸起和安装在框体上的杆锁,通过杆锁阻止凸起旋转而实现上锁,同样也是比较单薄,容易被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位锁,该车位锁立起时,除了U形的挡车臂外,还有支撑该挡车臂的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位锁,包括固定在车位上的底座和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具有升起和降下两种状态的U形挡车臂,在U形挡车臂升起时阻止其降下的锁具;还包括撑杆,所述的撑杆为可绅缩杆,一端与所述的底座利用轴孔配合转动连接接,另一端固定一个套环,所述的U形挡车臂的中间部分穿过所述的套环。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由于设置了一根可伸缩的撑杆,在U形挡车臂升起时,对U形挡车臂进行支撑,使U形挡车臂更加结实。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可以采用这样的撑杆,撑杆包括内撑杆和外套杆,内撑杆在外套杆内伸入和抽出形成撑杆的伸缩状态。这样,内撑杆和外套杆配合,能够实现撑杆的伸缩状态。所述的锁具设置在所述的外套杆上,包括锁芯,所述的锁芯从外套杆外侧到内撑杆内实现锁具上锁。通过锁具的锁芯插入到内撑杆和外套杆中,限制内撑杆和外套杆相对滑动。另外底座包括整体呈长方形的框体和固定在所述的框体内的至少两根竖杆、一根横杆,横杆设置在框体长边的三分之二处,两端分别固定在框体上,两根竖杆分别固定在离横杆两端的三分之一处和框体的宽边之间。利用横杆和竖杆对框架进行加强。另外,采用地角镙丝可以实现底座与车位地面方便固定。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较为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车位锁俯视图(未锁状态)。
图2是图1中B-B方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车位锁俯视图(落锁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位锁左视图(落锁状态)。
图中:1、底座,2、U形挡车杆,3、撑杆,4、外套杆,5、内撑杆,6、轴孔配合机构,7、锁具,8、框体、9、地角镙丝,10、竖杆,11、套环,12、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桂丰三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桂丰三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53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