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炉的V型密封圈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5308.8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9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徒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徒雨龙 |
主分类号: | F27B7/24 | 分类号: | F27B7/2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密封圈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回转炉的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转炉的V型密封圈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回转炉是一种用于物料干燥、反应等操作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建材、食品等行业。在某些生产领域,回转炉炉内反应需要完全隔绝空气或防止有害气体泄露,因此,某些回转炉对密封要求极高,甚至不允许微量泄露。回转炉在运行时,炉体处于旋转状态,而用于进料或出料的炉头或炉尾是静止不动的,这样在回转炉上就出现了动静之间的密封问题,由于回转炉的直径较大,通常可达2到5米,因此炉体与炉头或者炉尾之间的动静密封无法使用常规的机械密封或者填料密封。
目前,用在回转炉上的密封主要有迷宫式密封、鱼鳞片密封、软填料遮挡式密封,还有近年来使用较多的端面密封等,这些密封形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迷宫式密封和鱼鳞片密封效果较差,无法消除微量泄露;端面密封,即采用动、静两个密封环,并在动静密封环之间加注润滑油来进行密封,但是对于某些炉内反应温度较高时,润滑油容易结焦碳化导致密封失效,同时当回转炉尺寸较大时,密封效果不尽人意,时常发生泄露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回转炉的V型密封圈密封结构,能够提高回转炉的密封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回转炉的V型密封圈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包括弹性管、冷却炉套、导向炉管、V型密封圈,所述密封结构设置在炉体和转动炉管之间,所述转动炉管外套设冷却炉套,所述V型密封圈设置在冷却炉套上方的一侧,所述V型密封圈的一侧端与导向炉管侧面接触,所述导向炉管的另一侧面通过弹性管与炉体的侧壁连接;所述冷却炉套通过圆周上均匀设置的至少两组固定支架以及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导向轴承与导向炉管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L型第二固定支架,所述冷却炉套一侧的端面设置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下方通过第一固定支架与转动炉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V型密封圈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设置两组导向轴承,所述导向轴承顶部的L型第二固定支架与设置在导向炉管端面上方的第二固定板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两组导向轴承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一固定板的厚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V型密封圈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圈卡环。
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却炉套上半圆上的导向炉管顶部设置有冷却水排出口,所述冷却炉套4下半圆上的导向炉管底部设置有冷却水注入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却炉套内设置有隔热材料填充层。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管呈蛇形设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炉管端面的右侧设置有静接触面,所述静接触面与V型密封圈的一侧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采用V型耐高温耐磨橡胶密封圈作为动密封侧、与静密封面弹性挤压接触后对炉内环境进行密封,避免了在较高温度情况下,润滑油结焦碳化导致密封失效的情况发生,同时节约了润滑剂的使用成本,净化了操作环境;
(2)、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采用的V型耐高温耐磨橡胶密封圈强度较大,独特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V型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与静密封面稳定高压密封,所以可适用于炉内压力较高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在回转炉筒体出现圆周跳动时,依然能够提供良好的密封效果。
(4)、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在回转炉筒体出现径向移动时,依然能够提供良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转炉的V型密封圈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是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回转炉的V型密封圈密封结构,如图1~3所示,该密封结构包括弹性管3、冷却炉套4、导向炉管5、V型密封圈6,所述密封结构设置在炉体1和转动炉管2之间,所述转动炉管2外套设冷却炉套4,所述V型密封圈6设置在冷却炉套4上方的一侧,所述V型密封圈6的一侧端与导向炉管5侧面接触,所述导向炉管5的另一侧面通过弹性管3与炉体1的侧壁连接;所述冷却炉套4通过圆周上均匀设置的四组固定支架以及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导向轴承11与导向炉管5固定连接。
所述炉体1为炉头或者炉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徒雨龙,未经徒雨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53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