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管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3557.3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7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利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F28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7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热管锅。
背景技术
热管技术是1963年美国LosAlamos国家实验室的G.M.Grover发明的一种称为“热管”的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热管”具有相变传热,极高的传热效率;其内热阻极小,当量导热系数极高,有热超导体之称,灵活多变的结构形式及型体尺寸,具有很好的等温表面等优点特性。
现在市场上饭店厨房、餐厅、食材加工厂用的熬汤、下面的锅的加热都是燃气加热,电热管加热,其散热面积小,热传导速度快,但是锅内的加热管上容易产生聚热点而烧焦食物;其保温性能差,对于需要保温的食物只能通过使用其它保温容器。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导热散热面积大,导热速度快、保温效果好的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简单,内锅体整体的散热,加热速度快,真空保温时间长,且使用方便安全的热管锅。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热管锅由夹层锅体、外壳、保温层、控制开关、支架、排水装置组成。
所述的外壳包在夹层锅体的外面,控制开关安装外壳的外部上面,支架安装在外壳底部。
1、外壳和夹层锅体之间的间距是0-50mm,夹层锅体的上端与外壳叠合密封焊接后,贴合部位为0mm;
2、外壳和夹层锅体的间距空隙由保温层填充起来保温;
3、夹层锅体的底部是凸状;
4、外壳的底部是凸状,或者是平底,或者是敞开口不封闭的。
所述的的夹层锅体由外锅体、内锅体、加热装置、排水装置、温控感应器、导热工质组成:
1、外锅体和内锅体的夹层空间是一个真空腔;内锅体与外锅体的间距是0-38mm,外锅体的上端与内锅体的外壁贴合的部位为0mm;
2、外锅体和内锅体的夹层真空腔内灌装有导热工质。夹层锅体的空腔内部气压根据气化温度的不同要求设定不同的负压压力,也需要设计控制真空腔内的气化蒸汽饱和度后,添加对应适量的、对应的导热工质。导热工质根据所需要的工作温度,选择适量的、对应的导热工质;导热工质是水、或者是乙醇、或者是导热姆等不同的导热工质。
所述的的加热装置安装在夹层锅体外锅体的的底部,加热装置用于给夹层锅体真空腔的导热工质加热;加热装置是电加热装置,或者是燃气加热装置,或者是燃油加热装置。
所述的温控感应器安装在夹层锅体外锅体的的上面,温控感应器用于监测导热工质的汽化温度的高低。
所述的控制开关安装在外壳上,控制开关中的线路连接着加热装置、温控感应器工作。1、控制开关控制着加热装置的开关;2、控制开关通过温控感应器提供监测的温度数据,增减加热装置的电、燃气、燃油的供应量,以达到控制导热工质的汽化温度的作用。
所述的排水装置安装在夹层锅体的底部,排水装置的排水管的进水口贯通夹层锅体内部,延伸出外壳。
1、排水装置的排水管在贯通夹层锅体的内锅体和外锅体的对应部位,排水管和内锅体和外锅体要分别焊接牢固,其达到耐真空负压的不漏气要求。
2、排水装置在外壳外面的排水管上有排水开关。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热管锅使用方便,夹层锅体的外锅体底部局部加热,内锅体整体都可以导热散热,加热温度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温度,热管式导热散热速度快,导热散热面积大,用热管锅来下面、熬粥、熬高汤、熬料,内锅体不会糊锅底;夹层锅体间的真空腔在外层锅底有热源加热时,可以快速导热加热;在外层锅底无热源加热时,真空腔能有效增加真空保温效果。夹层锅体的导热工质可以长期免维护保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管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管锅的夹层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热管锅由夹层锅体(1)、外壳(2)、保温层(10)、控制开关(11)、支架(3)排水装置(5)组成。
所述的外壳(2)包在夹层锅体(1)的外面,支架(3)安装在外壳(2)底部下面。
1、外壳(2)和夹层锅体(1)之间的间距是30mm,夹层锅体(1)的上端与外壳(2)叠合密封焊接后,贴合部位为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利,未经张国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35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