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戴式水平报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93486.7 | 申请日: | 2014-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6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翟祥娟;李霞;蒋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祥娟 |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戴式 水平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医疗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水平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体切割术已经成为眼科十分常用的治疗手术。主要用于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基本作用是切除混浊的玻璃体或切除玻璃体视网膜牵拉,恢复透明的屈光间质和促进视网膜复位。
玻璃体手术后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常常需要长期俯卧位,包括晚上睡觉时。这是因为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眼内常常会填充长效气体或硅油以顶压视网膜裂孔,而气体、硅油都比水轻,要想它们能有效顶压裂孔,术后就必须有一定的体位,一般都是俯卧位,另外根据个人情况可能可以侧卧位,但无论如何,仰卧位是必须要避免的。
很多患者白天清醒时可以保持体位,但晚上睡觉后常常不自主的改为仰卧位,仰卧位危害较大,不仅可以导致视网膜复位不良,还有可能引起术后白内障、青光眼等并发症。因此,晚间保持体位,避免仰卧位非常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头戴式水平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开关、松紧带、水平仪、电源模块和报警器,所述松紧带的两端与所述壳体的两端连接,所述水平仪、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报警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控制端与所述开关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报警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水平仪与所述报警器的触发端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水平仪为圆弧状水平仪;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为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头戴式水平报警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弧形的水平仪,当患者头部偏转一定的范围的时候就能够触发报警器发出报警声提醒患者,提高治疗效果,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开关、3-松紧带、4-水平仪、5-电源模块、6-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开关2、松紧带3、水平仪4、电源模块5和报警器6,松紧带3的两端与壳体1的两端连接,水平仪4、电源模块5和报警器6安装于壳体1内,电源模块5的电源控制端与开关2连接,电源模块5的电源输出端与报警器6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水平仪4与报警器6的触发端连接。患者使用时,将通过松紧带将本装置戴在头上,当患者头部在俯卧时偏转一定的范围时会导致水平仪中的气泡达到端点处,从而触发报警器6发出报警声,从而提醒患者。
作为一种改进,水平仪4为圆弧状水平仪,圆弧状的水平仪能够使患者的头部有一定的偏转范围,如果是直的水平仪的话,稍微一点水平偏转都会触发报警器,这样要求就过于高了,无法实施,因此,将水平仪设计为圆弧状;壳体1的内侧壁为圆弧状,使患者佩戴舒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祥娟,未经翟祥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34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方位检测地震传感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GPRS的门窗防盗报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