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训练指法的吉他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93070.5 | 申请日: | 2014-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4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温翔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翔燕 |
| 主分类号: | G10D1/08 | 分类号: | G10D1/08;G09B15/06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 地址: | 33000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训练 指法 吉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吉他,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训练指法的吉他。
背景技术
吉他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演奏乐器,它通过手指搏动琴弦(音柱)通过琴体的共鸣演奏处优美的音乐,一般吉他都有若干个琴弦,如演奏出美妙的音乐需要按照乐谱有规律地搏动琴弦,这就是吉他演奏的指法,要通过吉他演奏出需要的音乐,就需要熟练演奏的指法,吉他入门较难的就是吉他指法的练习,但是目前的吉他指法训练方法非常单一,还停留在传统纸质乐谱的训练水平,吉他学习效率非常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便于训练指法的吉他,它具有使用方便,指法学习效率高、还具有识别标准音、便于调音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显示屏、背光灯、凹槽、音柱、LCD 、控制按键、控制装置、电池、琴身、扬声器和咪头, 其特征在于琴身上部设有凹槽,背光灯连接在凹槽上,显示屏连接在背光灯表面,位于显示屏正上方的若干个音柱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琴身的顶端和下部上,LCD的下端铰接在琴身中部的上表面上,琴身的中部连有控制按键、控制装置、电池和扬声器,琴身的音箱表面贴合有咪头,控制装置分别与控制按键、LCD和显示屏相连,控制装置中设有语音读取芯片,通过语音读取芯片与扬声器连接以控制扬声器的发音,同时该语音读取芯片还连接了咪头,用以识别所弹弦的音调并控制显示屏辅助显示。
使用时,LCD、控制按键和控制装置组成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以选择练习的曲目,控制系统根据曲目使显示屏在相应的音符位置显示手指位,使用者按照显示的手指位拨动吉他弦即可到达练习的效果,还可通过扬声器报出音名、唱名、和弦名称等,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咪头识别的弦音,用于便于调音,或配合扬声器显示其所报出的音名、唱名、和弦名称等的在吉他把位上的具体点位,用以辅助吉他指法的学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普通吉他演奏的功能,还使吉他具有了指法训练的功能,以及调音辅助功能,操作方便,极大提高了吉他指法学习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显示屏 2、背光灯 3、凹槽 4、音柱 5、LCD 6、控制按键 7、控制装置 8、电池 9、琴身 10、扬声器 11、手指位 12、咪头 。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显示屏1、背光灯2、凹槽3、音柱4、LCD5、控制按键6、控制装置7、电池8、琴身9、扬声器10和咪头12, 其结构特点是琴身9上部设有凹槽3,背光灯2连接在凹槽3上,显示屏1连接在背光灯2表面,位于显示屏1正上方的若干个音柱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琴身9的顶端和下部上,LCD5的下端铰接在琴身9中部的上表面上,琴身9的中部连有控制按键6、控制装置7、电池8和扬声器10,控制装置7分别与控制按键6、LCD5、电池8相连,琴身的音箱表面贴合有咪头12,控制装置分别与控制按键、LCD和显示屏相连,控制装置中设有语音读取芯片,通过语音读取芯片与扬声器连接以控制扬声器的发音,同时该语音读取芯片还连接了咪头12,用以识别所弹弦的音调并控制显示屏辅助显示。
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普通吉他通过音柱4(琴弦)演奏的功能,还具有训练指法的功能,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使用者通过预先通过USB等向控制装置7输入需要训练指法的音乐资料,掰开铰接在琴身9上的LCD5,LCD5就会显示控制装置7的操作界面,通过电池8供电,控制按键6选择控制,控制装置7就会使显示屏1显示手指位11,只要使用者按照显示的手指位11操作训练,控制装置7就会控制扬声器10发出指法所处的音调,通过控制装置7不仅能控制音乐声量,还能调节播放速度,极大提高了吉他指法学习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翔燕,未经温翔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30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