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隔板过肋板开孔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2875.8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5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顾颖;李亚东;姚昌荣;揭志羽;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交 异性 桥面 横隔 肋板开孔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构造,特别涉及一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隔板过肋板开孔构造。
背景技术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是桥梁钢结构中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在长期的交变荷载作用下,其疲劳问题较为突出,横隔板过肋板开孔角隅的疲劳裂纹是正交异形钢桥面板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对此,目前在设计方面的处理措施是,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隔板过肋板的开孔设计成圆弧过渡,以缓解或转移应力集中,从而改善其抗疲劳性能。针对不同的肋板型式,目前横隔板过肋板开孔构造有四种常见的开孔构造。这四种横隔板过肋板开孔构造均有一个共同点,即在横隔板过肋板开孔角隅都会形成一个外突的尖角,从几何构形上,这个外突的尖角很容易导致应力在尖角位置集中,由此成为疲劳裂纹从此位置萌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工程实践表明疲劳裂纹就是从尖角位置开始萌生和发展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隔板过肋板开孔构造,以最大程度地缓解横隔板过肋板开孔角隅的应力集中,推迟疲劳裂纹产生,从而获得更好的抗疲劳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隔板过肋板开孔构造,隔板过肋板开孔包括底部直线段和两侧的上部直线段、底部圆弧段,其特征是:所述两侧的上部直线段与底部圆弧段之间设置圆弧过渡段,该圆弧过渡段相对于上部直线段外凸,且圆弧过渡段与上部直线段相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横隔板过肋板开孔均以圆弧段圆顺过渡,无外突的尖角,能最大程度地缓解横隔板过肋板开孔角隅的应力集中,推迟疲劳裂纹产生,从而获得更好的抗疲劳性能;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隔板过肋板开孔构造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四幅附图:
图1是现有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隔板过肋板开孔构造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A局部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隔板过肋板开孔构造的正视图;
图4是图3中B局部的放大图;
图中示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上部直线段L1、圆弧过渡段L2、底部圆弧段L3、底部直线段L4、内凹圆弧段L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隔板过肋板开孔构造,隔板过肋板开孔包括底部直线段L4和两侧的上部直线段L1、内凹圆弧段L5。参照图2,在上部直线段L1与内凹圆弧段L5交汇部(即隔板过肋板开孔角隅)会形成一个外突的尖角,这个外突的尖角很容易导致应力在尖角位置集中,由此成为疲劳裂纹从此位置萌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工程实践表明疲劳裂纹就是从尖角位置开始萌生和发展的。
参照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隔板过肋板开孔构造,隔板过肋板开孔包括底部直线段L4和两侧的上部直线段L1、底部圆弧段L3,所述两侧的上部直线段L1与底部圆弧段L3之间设置圆弧过渡段L2,该圆弧过渡段L2相对于上部直线段L1外凸,且圆弧过渡段L2与上部直线段L1相切。
横隔板过肋板开孔均以圆弧段圆顺地过渡,无外突的尖角,与现有开孔方式相比,能最大程度的缓解横隔板过肋板开孔角隅的应力集中,推迟 疲劳裂纹产生时间,从而获得更好的抗疲劳性能。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隔板过肋板开孔构造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28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