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2149.6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8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罗锦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嘉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29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具体是一种LED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LED具有环保、节能、寿命长等优点而被视为21世纪照明光源,现已开始取代传统光源在各种照明灯具上大量应用。但是,由于LED本身特性决定其驱动电源不能与普通白炽灯采用同样的供电电源,以免电压波动导致电流增大从而将LED损坏,因而必须设计新的电源以充分满足LED工作所需驱动要求,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LED的性能,减少故障率,现有的LED驱动技术种类繁多,各有千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功能稳定的离线式LED驱动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驱动电路,包括整流桥Q、电感L1、光电耦合器U1、芯片U2和变压器T,所述电感L1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电感L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和整流桥Q引脚1,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另一端和整流桥Q引脚4,整流桥Q引脚3接地,整流桥Q引脚2分别连接电感L2、电阻R2和接地电容C1,电感L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另一端、接地电容C2、电阻R3、电容C3、电阻R4和变压器T线圈L3,变压器T线圈L3另一端分别连接变压器T线圈L5、二极管D2正极和电阻R14,变压器T线圈L5另一端连接电容C6并接地,电容C6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2负极、电阻R3另一端和芯片U2引脚5,所述电阻R14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正极和MOS管VT1的D极,二极管D1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3另一端和电阻R4另一端,所述MOS管VT1的S极分别连接电阻R10、电阻R11和芯片U2引脚4,电阻R10另一端连接电阻R11另一端并接地,所述MOS管VT1的G极通过电阻R12连接芯片U2引脚6,芯片U2引脚3连接接地电阻R13,芯片U2引脚1接地,芯片U2引脚2连接光电耦合器U1引脚1,光电耦合器U1引脚4接地,光电耦合器U1引脚3分别连接电阻R7、电阻R8和接地电阻R9,电阻R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电阻R7另一端和LED-,所述光电耦合器U1引脚2分别连接电阻R6另一端和电阻R5,电阻R5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正极,二极管D4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3负极、接地电容C5和LED+,二极管D3正极连接变压器T线圈L4,变压器T线圈L4另一端连接接地电容C4。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电耦合器U1型号为TLP521,所述芯片U2型号为PT4204。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D1、电阻R4和电容C3组成RCD尖峰吸收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为LED限流电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芯片U2对整个电路进行PWM控制,配合外部电路,能对LED的工作电压和电流进行精确调整,且功率因数高,尽可能的发挥了LED省电、高效的性能,减少了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LED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嘉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嘉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21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