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1904.9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3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外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9/00 | 分类号: | G01N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77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混合 最大 理论 密度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用材料试验仪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
背景技术
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和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其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领域,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是沥青混合料非常重要的指标。在公路施工现场和沥青试验室中,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是通过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来测定。
在使用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时,常常由于负压容器盛水过高,再加上振动台的振动,使负压容器内的部分水滴通过抽气管进入到抽气机,长此以往,抽气机就会积水过多,导致抽真空时吸力不足,使负压容器内的压强达不到规范的要求,甚至抽真空无法使用,严重时还可以造成仪器的损坏,这些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影响试验准确性。
在使用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测定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时,由于改性沥青粘度较大,混合料聚成团,难以分散开,振动台的振动频率固定,往往难以将改性沥青混合料中的气泡除尽,影响试验准确性,且部分气泡容易贴在容器壁上,拍打容器也不能将气泡除尽,实验结果往往有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方便拆卸更换且易于清理,有利于延长试验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试验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座和安装在底部支座上的振动台,所述振动台的顶部设置有容器槽、抽气机和负压容器,所述振动台包括外壳和固定在外壳内的固定板,所述外壳安装在底部支座上,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其中一块固定板转动连接,另一块固定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变频调速电机,所述变频调速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偏心块,所述容器槽和抽气机均安装在外壳的顶部,所述负压容器的下部位于容器槽内,所述负压容器的顶部设置有容器盖,所述容器盖上安装有下部伸入负压容器内的搅拌装置,所述容器盖的顶部设置有一端与其连接的钢管,所述钢管内设置有海绵条,所述钢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另一端与抽气机连接,所述抽气机上安装有压力表和泄压阀。
上述的一种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杆,所述搅拌电机固定安装在容器盖的顶部,所述搅拌电机通过搅拌开关连接有电源插头,所述搅拌杆的一端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穿过容器盖且位于负压容器内,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
上述的一种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与容器盖之间以及钢管与抽气管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
上述的一种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部开有凹槽,所述底部支座的上端伸入凹槽内,所述底部支座的上端与凹槽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
上述的一种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调速电机的调速旋钮设置在外壳上。
上述的一种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为玻璃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新增加的钢管上下两端带有螺纹,钢管内部装有海绵条,钢管两端的螺纹分别与容器盖和抽气管相连接,内部的海绵条可以吸水,防止负压容器水位过高和振动的情况下水进入到抽气机,从而保证抽气机正常工作,提高试验精度,并有益于延长仪器寿命;对于进行若干次试验后吸饱水的海绵条可以进行迅速的清理,并及时更换海绵条。
2、本实用新型振动台的电机采用变频调速电机,可调节振动台的振动频率,对于粘性较大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时,可加大振动频率,除尽改性沥青混合料中的气泡,提高试验精度。
3、本实用新型容器盖上安装有搅拌装置,可通过搅拌开关控制,在试验时,可以打开搅拌装置,加速水的流动,以利于负压容器上和混合料上气泡的消除。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方便拆卸,效果显著,有利于延长试验设备的寿命,提高试验精度。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管和海绵条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部支座和振动台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外事学院,未经西安外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19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