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光气化学诱蚊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691553.1 申请日: 2014-11-18
公开(公告)号: CN204707811U 公开(公告)日: 2015-10-21
发明(设计)人: 林新武;林峰;黄靓;张建庆;康素萍;苏丽萍;吴雪松;林雅琪 申请(专利权)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莆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主分类号: A01M1/08 分类号: A01M1/08
代理公司: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代理人: 王义星
地址: 351100 福建***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新型 光气 化学 诱蚊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诱蚊器,尤其属于一种利用光、气、化学诱剂诱捕蚊虫的新型蚊虫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蚊是医学媒介八大类之一,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蚊虫以血液作为食物,吸血后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类的分布,其中以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著名。蚊类监测是口岸医学媒介本底调查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监测一个主要方法。

目前口岸蚊类监测常见诱蚊设备有紫外诱蚊灯、灭蚊磁、二氧化碳诱蚊灯等三种;是分别利用紫外光、二氧化碳、辛烯醇和乳酸等化学诱剂来诱捕蚊虫。为准确掌握口岸蚊虫的分布资料,蚊类监测工作须采用多种设备开展监测才能全面采集蚊虫种属,统计数量来完成,对日常工作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性强的新型诱蚊器,可便捷地悬挂在户外,利用光、气、化学诱剂多重诱捕蚊虫,全面提升监测结果准确性;并安装GPS定位器和语音提示报警装置,语音报警可防止群众不明原因而人为破坏,定位器可识别方位,从而提高回收率,防止因布设数量多而遗忘丢失,有效的提升蚊虫监测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新型光气化学诱蚊器,包括保护盖、桶体和网虫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固定于保护盖的底部且其侧面设有进蚊栅孔,保护盖内装有GPS定位器、震动传感器、语音提示报警器,桶体中设有用于外接二氧化碳气瓶的气管,桶体内装有紫外灯管和载饵台,所述载饵台内放置有化学诱饵;所述桶体中的气管下端位于化学诱饵上面,气管上端穿过保护盖且用于外接二氧化碳气瓶;桶体的下部装有马达风扇叶片;在位于马达风扇叶片下面的桶体的下开口与网虫袋的袋口连接,所述的网虫袋的袋口设有扎口系绳。

所述保护盖内还设有电源模块、移动通讯模块、震动传感器和主控MCU,震动传感器、移动通讯模块和主控MCU由电源模块供电,所述的马达风扇叶片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GPS定位器、电源模块、震动传感器、移动通讯模块、语音提示报警器和紫外灯管分别与主控MCU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形状为上拱形保护盖、中圆桶体、下网虫袋,其中上半圆盖半径15cm,盖内装有GPS定位器、语音提示报警器,盖中穿一气管外接气瓶;中间桶体半径10cm,桶体内装有紫外灯管、塑料载饵台,桶身除外框支柱外中空,桶下部装有马达风扇叶片;下为细孔网虫袋长约30cm。桶体内装有紫外灯管、二氧化碳输入的气管 及化学诱剂台,利用紫外光、二氧化碳、辛烯醇和乳酸化学诱剂等来诱捕蚊虫。蚊虫飞入桶体内,通过风扇形成的向下气流吸力将蚊虫吸入网虫袋,采集蚊虫后可解下网虫袋,系紧扎口系绳带回实验室处理。在保护盖上装设一个悬挂环,标设警示标识,盖内装设GPS定位和语音提示报警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中:悬挂环1,GPS定位器2,保护盖3,警示标识4,桶体5,化学诱饵6,风扇叶片7,网虫袋8,气管9,语音警报器10,载饵台11,紫外灯管12,扎口系绳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光气化学诱蚊器,包括保护盖3、桶体5、网虫袋8,其结构特点为所述的桶体5用塑料注成,桶体5侧面设有进蚊栅孔,固定于不锈钢制成的保护盖3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位于桶体5上部的保护盖3半径15cm,保护盖3内装有GPS定位器2、震动传感器、语音提示报警器10,桶体5中设有穿过保护盖3且用于外接二氧化碳气瓶的气管9,即桶体5中的气管9下端设置于载饵台11的化学诱饵6上面,气管9上端穿过保护盖3且用于外接二氧化碳气瓶;桶体5半径10cm,桶体内装有紫外灯管12、载饵台11,载饵台11内放置有化学诱饵6;桶体的桶身除外框支柱外中空,桶体下部装有马达风扇叶片7;在位于马达风扇叶片7下面设有细孔网虫袋8,其长约30cm,细孔的网虫袋8设有扎口系绳13。桶体内装有紫外灯管、二氧化碳输气管及化学诱剂的载饵台11,利用紫外光、二氧化碳、辛烯醇和乳酸化学诱剂等来诱捕蚊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莆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莆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15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